采访间隙,吴秀全低下头,默然坐在父亲身边,一手放在病床上,一手放在大腿上,形成一个支撑的姿势。
又一张欠费单,红笔的字是457.25元。吴乃宜心疼钱,一次次嚷着要回家。
这些是老人捡饮料瓶换来的钱,都拿去还债
眼窝深陷,面色黯淡,瘦小的身躯陷入苍南人民医院的白色病床里,插着输液管的右手皮包骨头。他是苍南县霞关镇三澳村村民吴乃宜,人称“诚信老爹”。
2006年的“桑美”台风,让他四个出海的儿子只回来了一个。当年77岁的他咬牙说出“子债父偿,天经地义”。织渔网、捡垃圾,一天只吃两顿稀饭,他用6年还清了三个儿子生前欠下的60万元债务。
2012年初还清欠债,他说自己心愿了了,让记者告诉社会上的好心人,债已经还了,不要再给他送钱了。
长期的劳作和营养不良透支了老人的健康,大概两周前,吴乃宜被查出患了尿毒症,如今只能靠做血透维持生命。
现在,这个在乡里以“硬气”著称的吴乃宜,虚弱得像一片黄叶,却还不忘在病床上交代:
“千万别再麻烦好心人,没钱我就不治了。”
主治医生:
肾病可能与长期劳累有关
老人的主治吴医生告诉记者,老人是两个星期前来医院就诊的,此前,他几乎一个月吃不下东西了。
吴医生惋惜地说,吴老爹得的是尿毒症,而且拖得时间比较长,肾脏基本坏了。考虑到年纪,不适合再做肾移植,生命主要靠血透来维持。
吴医生说,肾病可能和长期劳累有关,长期营养不良又会加重病情。
吴医生估计,老人血透一年费用要10万元左右,老人参加了农村医保,能报销五六万,自己还要承担四五万。
“老人的生命到底能维持多久,现在很难说。”吴医生说,总体来说情况不乐观。
病床上交代:
债还清了,别再麻烦好心人了
躺在病床上,老人整天嚷嚷着要出院。
吴秀全明白父亲的心意:“他是怕住院花钱,因为他怕存下的四五千元钱一下子花光了,孩子读书成问题。”
吴秀全说,医院的账单上已经出现欠费400多元了,只能自己去借。
现在全家的收入主要靠吴秀全。往年这时候,他通常会去舟山打捞虾皮,一个月下来可以赚几千块钱,但现在他走不开。
老人生病这事,吴家人没跟外人说,直到苍南马站镇的一位干部听说。
这两天,陆续有记者去探望吴乃宜。老人交代吴秀全说,好心人已帮过我们家一次,不能再麻烦人家,“如果没钱,我就放弃治疗回家。”
吴秀全是桑美台风后老人唯一活下来的儿子。在父亲的要求下,这个45岁的汉子曾同时打几份工,与父亲一起分担三个兄弟留下的债务。现在他要照顾老父亲,要瞒着老人四处借钱,还要默默承受心底的煎熬——尿毒症的后果吴乃宜至今不知道。
他说,白天人多,晚上天黑就好了,难受了可以偷偷流眼泪。
采访间隙,吴秀全低下头,默然坐在父亲身边,一只手放在病床上,一手放在大腿上,形成一个支撑的姿势。下面是记者和吴秀全的对话:
记者:这几天很辛苦吧?
吴秀全:还好,就是想起我爸爸的病,想起他苦了一辈子,现在还这样,心里难受。白天病房人多不方便,晚上天一黑,偷偷流一下眼泪。
记:病情怎样?
吴:医生说只能靠血透维持,血透一停,人就停了。
记:看病花销多少?
吴:两天一次血透,一年来自己要承担四五万。
记:现在家里还有多少钱?
吴:没钱了,前年盖房子欠的债还有6万元,医药费已欠了400多。不过,苍南和温州的领导很热心,送了点钱来。
记:家里人知道这事了吗?
吴:都知道了。我妈妈身体本就不好,这下更糟糕,但是还要照顾四弟弟9岁的女儿。
记:9岁的小孙女知道吗?
吴:她只知道爷爷生病了,以为看一下病就能回去了,自顾自玩着。
记:你三弟弟还有个女儿是你在照顾,对吗?
吴:嗯,她今年17岁,现在理发店当学徒。她对我说:“我们不能看着爷爷这样死。”我说:我会尽力借钱给你爷爷治病的,能治一天算一天吧。(哽咽)
记:替三个兄弟还债,你也吃了很多苦,当时有抵触吗?
吴:没有,我爸一向不会给我增加负担,他说这话,我一定听。但当时我儿子还小,家里花销大,老婆是有点想法的。不过我爸爸自己这么辛苦地还债,我老婆也就想通了。
记:听说当时你打好几份工?
吴:在村里打短工,自己弄个小船抓鱼,去舟山捞虾皮——哪里能赚钱就去哪里。
记:现在回过头,你怎么看还债这事?
吴:我爸是对的,别人的钱也是辛苦赚的,一定要还,要不哪有脸在村里待着。 “诚信老爹”的新闻已做了好几年,大量报道的背后,多少也反映了公众对诚信缺失的焦虑。
诚信老爹的精神源头在哪里?感动之余,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但吴乃宜说不出什么,在他看来,这太自然不过。问多了,他就回答:“子债父还,天经地义”。
如此朴素的答案,也许会让媒体失望,却也叫人想起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的话:“乡土社会的信用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传统农村里,土地将人牢牢固定。祖祖辈辈,一个村就是那么几个姓,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熟人社会。在这样一个小圈子,自有一套长期形成的行为规矩,比如老爹所说的“子债父还,天经地义”。
而违背这套规矩的成本很高,譬如村里张三欠了李四的钱不还,李四只要一吆喝,张三乃至张三一家人都将受到整个村子排斥。
日久天长,这些行为规矩渐渐渗入人们的血液,成为一种自发的约束,或者叫道德的自觉。
有人说,现代商业社会是陌生人社会,很多时候人与人的接触是“一锤子买卖”,乡土中国的这种道德早已过时,应建立健全法治体系和信誉体系。这话有一定道理,但诚信是实现商品交易成本最小化的保障,在社会转型期的当下,乡土中国遗留的这种道德自觉依然值得提倡。
孔子说:礼失而求诸野。身居荒僻渔村,吴乃宜心中这种“天经地义”的诚信观念,恰恰是乡土中国留给当下的精神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