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祉妍:不愿接受医生建议,排斥心理门诊等,都说明我们整个社会需要提高心理健康知识。有一类心理疾病99%的病人首诊都会去心血管科,就是惊恐障碍。症状主要是心悸,有人以为是心动过速,胸闷,有濒死感,所以很多人第一次发作时会叫救护车,也有人反复去心血管科做各种检查,但是查不到确切问题,这时有经验的心内科医生,就会建议他来做心理治疗。而且,事实证明心理治疗是非常对症和有效的。
惊恐障碍是焦虑一族的障碍。它是焦虑情绪没办法疏解,积累后变成一次强烈的发作。整个人越来越紧张,呼吸越来越短,心跳越来越快,由此担心害怕,于是更紧张,心跳更快。还有一类是疑病症——总怀疑自己身体有病的一种心理疾病。疑病症的核心是比较压抑和否认自己的情绪,所以这类患者更多拒绝去心理门诊。
记者:正常人也需要定期去做心理咨询吗?
陈祉妍:我不觉得有这个必要。但正常的人应该每年跟着体检做一些非常简单的检测,比如睡眠和抑郁,几分钟就做完。检测有问题,可以再去做20题的专项问卷,进行准确判断。
但当你纠结于怎样给孩子择校,忧虑小孩交友问题,或者自己到了一个新环境,需要更好地调适自己心态,包括要把自己生活作息调整到一个最佳状态,甚至要减肥、要戒烟等等,都可以找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不见得是得了心理疾病,但总要有个咨询目标吧。事实上现在精神卫生法也不主张心理咨询师去治疾病。
记者:心理诊断多用问卷而不是仪器,受试者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猜想出题意图,甚至有隐瞒或不真实的成分。那么,医生的判断还能准确吗?
陈祉妍:测试的准确性和真实度,一方面在于测验的编制,另一方面与受测环境有关。心理学特别经典的MMPI有4个量表是用来测你装假的,包括装好、装坏、装奇怪等等。心理测验有时很长,东问西问,同一个问题换了几种方式,前前后后问过几次,就是为了减少误差。有不止一个这种经典测验,能够检测出你装假的干扰。第二个方面是测试的目的和环境。如果是在网络上,没人知道你在答这个问卷,你只是想知道自己是不是真抑郁了,作答时就会比较真实。
在心理健康的检测中,我们很多工具分简版和长版,大部分是经过科学性验证的。比如抑郁的简版7题就够了,长版20题,研究证明这两者的相关度超过0.9,也就是说简版的准确度损失也不大。
记者:心理治疗中用到的手段,包括一些分析和判断,会让刚接触的人感到有点儿像游戏,不太像科学,甚至跟网上的算命、星座、塔罗牌有点儿像。
陈祉妍:很多心理学研究是科学的,但我个人认为心理治疗不是科学。它一直处在发展的过程中,直到今天,我们并不确知人是如何改变的。对此有很多伟大的思想家都有过探讨,其中心理大家埃德加·列文森(EdgaLevenson)的观点是,我们的理论可能是错的,但在经验中我们可以找到有效的办法帮人化解心理问题。这种情况在医学史上同样存在。不一定需要正确的原理才能带来正确的治疗。但疗效是可以评估有没有效的。
列文森的书中有一章就在探讨心理治疗到底是治疗还是劝服。有些情况下,劝说同样带来疗效。比如,我解释的原因你认同了,踏实了,坦然了,然后症状就好转了。这是说服,不是治疗。但矛盾的是,当你要进行治疗时,你确实需要对方接受你的治疗原理。不认同,是无法配合治疗的。
记者:有些来访者会追问“我是怎么变成现在这样的?”“是遗传,还是哪里出了问题?”“我是谁?”心理疏导应该帮人认识自己吗?
陈祉妍:心理治疗的一个核心是让人成为真正的自己。其实很多治疗师重视的是,人能够真诚的生活,不是指对别人,而是指对自己。因此,一个病人希望了解我是谁,我是怎么成为这样的,我会非常珍惜和尊重他的这种愿望,也会共同探讨,把我的理解和他分享。但这里涉及很多问题,不能走偏。因为有些人当发现自己的问题有父母的遗传,或者与童年时父母的养育方式有关,会有一种怪罪父母、不满命运的情绪,这是要提防的。其实,心理治疗是让人自己承担起生活的责任。
至于遗传,确实是对人有影响的。这样说,是为了使病人不要有不切实际的愿望——如果你天生就是一个神经敏感的人,你能够建立的目标其实就是紧张的时候,你能调节自己,不让它破坏了你正做的事,而不是根本就不紧张。那是不合理的目标。
记者:心理咨询师的水平怎样分高下?
陈祉妍:评估心理咨询师的高下,很大一部分是来访者个人的感受。只有实际检验才能了解一个治疗师的水平。比如你觉得这个治疗师理解到你问题的核心了吗?你从他那里得到了新的东西吗?因为治疗之所以有效,其实是让人对过去有一个新的整合,新的认识;行为上的改变,来自看法上的改变。
心理治疗确实非常难以评估,不能单纯从表面症状改善快慢来判断治疗效果。一个人的改变如果是在治疗师的压迫下发生的,未见得是好。好的改变会让人感到自己更有能力调节情绪、角度思考,更强大,是自己要的改变。
记者:心理疏导需要持续很长时间吗?
陈祉妍:确实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不同流派对短程治疗的界定不一样。精神分析界定的短程治疗是50次以内,认知疗法治疗一个问题一般在10-30次左右。两三次通常不够解决一个确切的主题。
记者:与家人或朋友说说心中不快或自己捶捶枕头,能起到心理疏导的作用吗?
陈祉妍:研究证明,人能够寻求社会支持,跟家人、朋友聊一聊,对心理健康是有好处的。这样做是有益而没有风险的。捶枕头就有风险了,说不定产生不良的后果。因为,这说明你还没有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现在国际上已开始通过专门网站提供心理自助式训练。比如有一个固定的程序:介绍原理,告诉你问题核心在哪里,你可以跟着一步一步做练习,然后间隔一段时间评估一下自己的情绪状态。有研究显示,这种治疗与找咨询师的效果是等同的。
记者:我国现在有这样的网站了吗?要付费吗?
陈祉妍:我们心理所也有老师正在研发和推进。去年我们给国家写了一个政策建议,希望能建一个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训练网站。有了心理自助网站,起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心理治疗师参差不齐的问题。这种自助的训练网站有收费的,有免费的。不过,有人认为,收费有更好的督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