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所乡村小学,目前仅开设了一个班级,有6名学生;学校仅有的1位老师,已经在此坚守了19年。日前,记者专程前往“一师一校”的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申家乡联合小学进行采访。
1位老师和6名学生的校园生活
仅有的1位老师名叫吴限,今年刚刚50岁。
在学校,从教学工作到生活,吴限都是名符其实的“一把手”,他既是校领导,又是老师,还是“保姆”,担负着孩子们所有的课程,以及日常管理和生活照顾。
在教室里,有一份由申家乡中心校制定的课程表,语文、数学、音乐、体育、思想品德……学校虽小,但是孩子们该上的课,吴限一节不落,教得极为细心。
“只有英语我没办法教。”吴限向记者介绍,从2012年开始,中心校指派了一名英语教师,每周会到联合小学两次,每次上一个小时的英语课。
中午十一点半,吴限安排6个孩子自习或游戏,他要去给这6个孩子准备午餐。记者采访当天,学校所在地电力线路检修,电饭煲和电炒锅无法使用,“今天只能到老伙房烧柴火做饭啰。”
“鼎盛”时期,曾有近300名学生
在学校,依稀还能看到当年“鼎盛”时期的影子。3排校舍已有2排废弃不用,篮球场、乒乓球场、小操场、花台、水池等一应俱全。
据申家乡中心校校长魏宗林介绍,学校建立于上世纪50年代,最多的时候设有初中和小学八个班,近300名学生,14名教职员工。上世纪90年代初,取消初中,但还有8位老师。2002年左右,随着学校附近水泥厂和沥青铁厂的破产,学生人数骤然下降到100来人,学校也只剩下了4名老师。
由于生源持续减少,2008年初,联合小学曾撤办半年。当年下半年,在当地群众的强烈要求下,学校复办开课,但学生数量已经不足20人,仅仅保留了1位老师。
学生人数仍在继续减少……2012年,还有12名学生;2013年上半年,剩下9名学生;目前,仅有6个孩子,都是六年级。
曾有机会离开,家长和学生的信任让他选择回来
“那边的条件比这边还是要好得多。”谈起从教的31年和在这里的19年,吴限显得很平静。1982年吴限从达师校毕业后,分配到渡市一所学校任教,1994年调到现在的申家乡联合小学,“不过,在这里早已经习惯了。”
其实,吴限是有机会彻底离开这里的。2008年初联合小学撤办时,吴限已经在申家乡中心校任教半年,但他始终放不下那些孩子。2008年秋季,联合小学复办开课,吴限便主动提出重返联合小学。
“他教的学生,每年考试基本都在良好以上。”申家乡中心校校长魏宗林告诉记者,其时,有不少村民找到中心校,强烈要求吴限回到联合小学教书。“说他有爱心、有责任心,孩子交给他很放心。”
“值得!”说起这些,吴限禁不住有些激动,“能得到家长和学生的认可和信任,还有什么后悔的呢?”
办公室兼厨房,自己种菜“补贴”学生伙食
吴限老师的办公室是用一间教室“改装”的,显得很大很空旷,里面一张简单的木桌作为办公桌,另一边则改装成厨房,平时就在这里给孩子们做饭。
“娃娃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天营养餐的3元钱确实吃不到啥子。”吴限告诉记者,留下来读书的都是留守儿童,大都家境贫寒,想要家里补交点钱也不太合适,便在学校旁边空地上开辟出一块菜地,种出来的菜就“补贴”到学生的伙食里,“赶场了就自己掏钱买些肉和蛋,和他们一起改善下伙食。”
“我很喜欢音乐,也希望孩子们多受一点音乐的熏陶。”吴限说,学校仅有的一架风琴坏了很长时间,他就自己花700多元买了一架电子琴,一方面陶冶自己,同时用作教学设施,“那个时候我的工资才500多一个月。”
“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寂寞!”
吴限说,在联合小学,他教了100多名孩子,考上大学的就有30多个,“看到他们有出息,有成就,就是我最大的欣慰。”
“他们也会经常回来看我。”吴限说,前不久,97届的同学们看望他时,表示可以资助学校改善教学环境,被他婉言相拒。后来,实在耐不住学生们的热情,就说希望有一架风琴,让村里的孩子们也能听到美妙的音乐。
“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寂寞!”吴限向记者表示,在村小教学,条件相对艰苦,特别是在“一师一校”的学校教书,更是孤独寂寞,“但是,自己的工作在这里,心就要在这里,只要还有一个学生,都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如果学校不撤,我还会一直教下去。”吴限坚定地说。
后记:加大投入,让山村孩子享受优质公平的教育
采访中,记者看到,申家乡联合小学目前使用的校舍和已废弃的校舍反差明显。据了解,这是当地教育部门今年暑假期间投入10万元维护后的结果。
据达州市达川区教育局和申家乡中心校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还将加大对该校的投入,完善基础设施,配备电脑、电视等多媒体教学设施,开设远程教育,让当地的孩子们享受到优质公平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