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汽车生活
这是一个无网络不欢的年代,观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自然会考虑更多的网络应用。前面所讲的保养预约和导航预设功能或多或少都需要网络支持。不过工程师早已预留好了SIM 3G卡的插槽;此外,未来在4S店还可以选配支持iPhone或是Android手机的底座,一上车就可以保持手机与观致逸云系统同步,听歌、通讯、短信一样不落。


实际上由于硬件设计的一体化,观致逸云系统的面板已经取消了CD机,要听音乐可以通过广播、USB外接设备或是获取手机里的音乐。尽管网络应用功能并不多,但配合导航地图它也有自己的特色。比方说在导航的兴趣点里选取餐厅后,在地图上就会有相应的显示,点击某条路的餐厅还可以直接导航或是给予评价,并且还可以通过微博分享。除了在导航里植入分享功能外,自己的驾驶习惯也可以进行分享,如此一来还可以和其他观致车主一同PK油耗,主动改善自己的驾驶方式。
观致逸云系统虽然并不是完美之作,但对于这样的创新力度我还是乐意给一个“赞”。它并不依赖网络,只是借助网络拓展了更多的功能。这套人机交互系统有着咄咄逼人的气势,会给竞争对手更多的压力。不过仅凭我们一家之言似乎又很难让大家全面了解观致逸云,往后翻一页,看看几位手机系统的设计达人怎么说!
手机系统工程师眼里的观致逸云
手机设计资深研究经理刘莙

观致的这套系统功能并不新奇,它集成了许多大家的优秀之处。以观致设计师的原话就是“我们做的就是整合”。通过操作上的整合,使其实用性变高;但是以操作面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能逃脱各大厂牌的平板操作魔咒。意思是说一旦用了一块触摸屏,就非得用尽它的功能,仿佛不常常地去利用它的触摸特性就是一种浪费或罪恶。驾驶操作是一个整体,我们应整合更多元化或者说立体化的操作方式在一起,让车主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视觉和手指操作,更加简化车主的思考过程和操作步骤。

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两个功能:路线收藏夹和勋章分享。
路线收藏夹是我一直想要的一项,观致的设计师在这里推荐的方式是车主可以通过家中的电脑或者手机上的App进行路线的设计并保存,上车后蓝牙或云服务器会自动同步路线信息,并进行导航。但是我常常会遇到的情况却是,在要吃饭的时候想起某时刻去过的餐厅,而需要导航过去。这样的状况就会需要收藏夹足够大,且能对去过的路线进行描述或者添加标签,还能在需要的时候快速搜索到。所以我认为加入语音功能会比点击输入更好。
首席视觉体验师张立莙

观致的这款QorosQloud车载产品让我们感受到了设计师对用户及使用场景的思考,他们在尽全力解决一个现实的车载产品使用问题:驾驶途中如何不看屏幕进行盲操作。所以我们看到了两指触控滑动自由调取四大主要功能模块的操作方式(四个方向一一对应),同时也看到了处于屏幕四角的按键是为了让驾驶者更好的根据屏幕的物理边缘判断按键的位置。这些设计正是观致车载的拳头设计亮点,特别是两指滑动操作,大幅减少了功能切换时所需的层级进出。这使我们相信,在真实的驾驶途中,对于可以熟练掌握该操作的驾驶者来说,这样的设计可以更加高效。

但我们需要思考两个问题:1.新颖的设计就意味着它突破常规,没有业界标准,用户不具备经验,需要学习成本;2.目前的盲操作设计只能解决前期的功能模块切换和浅层的功能操作,而对于用户来说,一个任务的使用流程常常不仅于此。举例来说,驾驶者需要切换到媒体模块,然后找到收音机,再找到之前收藏的某个电台。在这个任务中,不能将盲操作设计得更加彻底,这或许是该产品后续提升的主要方向。
手机体验研究Leader吕凡

在使用层面我们看到几点问题。
首先,观致提供了足够大的屏幕尺寸以及显示精度,但在触控按键的尺寸及文字大小上却没有很有效地利用大屏的优势。其次,云端数据存储与本地数据配合还有提升的空间,毕竟经常会碰到郊外3G信号不好的问题。最后,我们提倡的触屏交互方式之中包括:少输入,多操作。即尽可能不让用户进行文字输入,而是通过选择、提示等一系列方式提高操作效率。


从设计角度看,QorosQloud系统提供了相对统一的视觉语言,如线形的状态图标、全局黑灰色底、高亮玫红色等,但也正是过于统一的色彩加上过小的字体造成了我们在功能切换间会有种迷失的错觉,如能使用一种颜色定义一种功能来区分模块会更好一些。其次在车辆信息或者成就展示中的一些图标按钮相对比较个性化,单从图示很难理解其含义,再者有些内容因为没有很醒目的区域划分,导致查看信息时我们很难区分哪些可操作、哪些只是图示。如何引导用户进行下一步操作,这将成为观致QorosQloud设计团队日后提升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