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的小说《挪威的森林》风行一时。大陆读者们所读的肯定是林少华译本,偶有读过台湾赖明珠译本的,那可算是高端粉丝了。前段时间我偶然发现《挪威的森林》早年在大陆上还有过另外一个译本。仔细翻了翻该译本,发现非常奇特,很有说说的必要。
这个译本就是1990年6月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钟宏杰、马述祯译本。装帧风格的“纸醉金迷”就不表了,封面上凭空添上的副标题“告别处女世界”,更显庸俗,大有要教坏小朋友的势头。不过外观虽明摆着要打擦边球,仔细看看内文却还好,原著里有些“情色”的部分居然给译丢了——还没开始就已结束,快得很。
两位译者有时比林少华高明点,比如他们就知道林译里不知所云的“阿珀达依库”是厄普代克,比林氏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但也有露怯的地方:小说里玲子会用吉他弹许多歌曲,两位译者对此大概不大乐意。这罗列出来的歌曲名字,就被他们译得让人看不懂了——《伏尔·恩·扎·希尔》、《希亚·卡姆兹·扎·桑》、《挪霍亚·曼》、《昂德·埃·拉伯·哈》,还有《黑秋德》什么的(实在太多,不具引)……这些都是什么呀!
对照林译,读者自然可以找出相对正确的译名。我对那个时代的歌曲还算熟悉,也能轻易地对应出这些歌的原名其实是The Fool on the Hill、Here Comes the Sun、Nowhere Man和And I Love Her,而《黑秋德》居然是旷世名曲Hey Jude(按:披头士名曲)!
两位译者是怎么把歌名译成这样的?据我所知,日本引进欧美流行唱片时,歌曲名常常就直接音译为日文。比如Here Comes the Sun的日文歌名就依音写作“ヒア·カムズ·ザ·サン”。而两位译者在翻译时,显然没去查歌曲的原名,只把日文译音给音译为中文了事,那“太阳出来了”可不就变成“希亚·卡姆兹·扎·桑”了嘛。
幸而以上吐的已是二十多年前的老槽了。如今译者们的翻译条件越来越便捷了,读者们的眼界也越来越高了,不至于再这么粗制滥造了吧。若这类“奇葩”的译著胆敢再现江湖,读者们不妨高呼着“沃特·扎·法克”群起而攻之,给它一个下马威尝尝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