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文学
贾平凹传授写作“秘笈”:年轻一代要坚守传统文化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10-28 13:16:47

  无论是作家还是主持人,看似不善言辞的贾平凹驾驭起来都十分游刃有余。如今,他又增添一新身份——教师。多年来,事务繁忙的贾平凹虽然也带博士、硕士生,兼任大学里的客座教授,但真正有幸听到贾老师讲课的学生还真不多。前日,贾平凹携百名作家走进秦岭深处的太白山脚下,第一次在作家读书班上开课传道,将自己多年来珍藏的写作秘笈,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年轻作家。

  年轻一代要坚守传统文化

  作家贾平凹当教师传道授业,会是什么模样?前日,陕西省作家协会读书班在太白山脚下开班,来自各地的百名年轻作家们,走进了太白山将闭关集训15天,而开班的第一堂课就由贾平凹来上。为了给后辈们准备好这堂写作课程,贾平凹提前花了不少时间备课,还抽空写了几大张纸的讲义,讲足整整一个小时,可以说是花费了不少心思,将自己的写作秘笈倾囊相授。

  为何要将全省年轻作家们集体封闭在太白山脚下集训?据介绍,早年贾平凹短篇小说精华之作《太白山记》就是以太白山为故事发生地。他认为,“读奇书,游名川,见大人,以养浩气”。文学创作有时需要通过汲取自然山水的养分来激发灵感。他说:“太白山一直以来都是文人墨客所向往的名山大川之一,选在远离城市喧嚣、空气清新的太白山里写文章,能与外界隔绝,静心静气。中青年作家需要开阔视野,千万不能关到房子里。”省作协书记蒋惠莉表示,“其实,年轻作家很少有这样的机会聚在一起,在山水之间读书、交流、谈心,关注秦岭的生态环境并留下美文美言。”

  选择文学就选择了清贫,面对浮躁繁华的都市,如何才能让笔下的文字灵动起来?贾平凹认为,如今我们每个人都处在时代转型的洪流之中,下笔创作时不可避免地会带上鲜明的时代烙印。在转型时期的城市化进程中,关键是要注意保护好我们的民族文化。“在转型的过程中,农村人都走向城市,很多村子都拆迁了,农耕文化受到了冲击和破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用手中的笔,去坚守属于传统文化的一方天地。”

  要看到云层上面的太阳

  20年前,贾平凹就提出大散文的创作理念。而今,贾平凹依然坚持让年轻一代在写小说时注重大视野、大格局。因为,“云层上面都是太阳”。贾平凹举例说,自己早年没坐过飞机,之前一直以为这云层一遮以后,就那么一点点太阳,可当自己坐着飞机穿过厚厚的云层之后,发现云层之上万里晴空,自己顿时就觉得眼界开阔了。

  贾平凹觉得自己当时这个状态很像文学创作,比如作家写一篇东西的时候,可能打算通过去写一片云来给读者讲一个故事,但最好是写这片云的时候思路境界要高、要有品味,同时视野一定要看得很宽、很高远。也就是说,作家在下笔写某个题材时,不仅仅要单纯地讲好故事,更要注重提升整篇作品的品位、格局。这样的作品才能达到被读者牢记多年。

  如今,许多作家将自己整日关在书斋里读书、写字、苦思冥想,较少出来走动,生活圈子狭窄,贾平凹认为这样既不科学也不现实。在他看来,作家是否深入生活、接地气是最关键的问题,作家要写身边最熟悉的东西,写出来的文字才能真实饱满。但要写出来的前提是,你必须深入下去。“要没有深刻的生活体验,通过网络、他人告知或别的渠道了解到的素材,写出来的文字你绝对不会深刻。”

  “作家写文章不能局限在一个故事里,搞原创必须视野要宽,特别是境界要高,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人读了以后震撼,其实那全是从生活中来的,只有活生生的生活体验,才没有刻意之感,才不会让读者觉得那些境界、启示之类的东西是硬贴上去的。”贾平凹举例,文学作品不管是崇高的境界也好、人生启迪也好,都应贯穿在人物的命运或者事件发展过程中,这很不容易把握,考验的不是文字的驾驭能力,而是完全取决于生活的历练。”

来源: 西安晚报 作者: 职茵 孙悦萍 编辑: 郑佳岚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