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做投资,紧跟政策,总是没有错。
前期市场对于十八届三中全会有着很高的预期,而这些都已经在资本市场上预演了一遍,从土地流转到养老、二胎概念等等,有趣的是,随着三中全会的临近,市场又开始担心低于预期。
在一位基金经理看来,“大量改革预期有证伪的风险。原来大家炒改革的十个预期,但现在看可能很多是难以实现的。三中全会可能只是出一个大纲要,不会有细则,随着会议临近,这个风险在放大。所以仓位高是不合适的。”
另外又有基金经理说,资本市场对于三中全会的政策预期较高,所以很有可能三中全会的一些提法,无论如何都可能会理解为低于预期,往常大的会议前后市场通常会阴跌。机构都有全年业绩考核,前期成长风格收益较好的可能会在四季度兑现部分收益,增量资金也不会在这个位置继续加仓成长股,反而会往蓝筹股引导。
从短期来看,市场对于政策的预期越发有着博弈的味道,但也有一些踏实的基金经理,他们不猜政策,不做预期,不参与博弈,而是等着政策落地之后,梳理出真正值得长期布局的机会,寻找出对未来的经济和市场走势产生深远影响的变革。
深圳的一位基金经理坦言,三中全会将给出未来5-10年国内经济改革的基本原则。其影响是长期而深远的,从中可以判断长期的投资逻辑和方向,而不仅仅是短期热点追逐。无论结果如何,对于三中全会出台的改革政策,应该仔细研判,找出长期受益的行业和个股,做大趋势、高确定性。
在众多领域的改革预期中,海富通基金指出:国企改革有可能成为未来股市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国企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激发国企的经营效率,这就需要推动非国有资本的进入和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因此,国企改革可能会在两个层面进行,一是国有资产管理层面,二是国有企业层面。其中最首要的就是要打破一些需鼓励市场化的产业的垄断壁垒,促进民企进入;未来可能会取消这些产业进入与退出的不合理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