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群众极度关注的延迟退休问题,某大学教授提出方案:50岁的退休年龄不变,但领取养老金的年龄推迟到65岁。而据媒体报道,在回应“那这15年怎么办”时,这位专家道:“让他们从生产企业退出来,经过培训参加社会服务,男的去养老院做园丁,女的给老人洗衣服,多好!”“雷语”一出,便招致公众的猛烈抨击。
简单梳理最近的新闻不难发现,曾经集公信、荣誉于一身的名词“专家”,如今随着招来网民非议的“雷语”盛行,逐渐被拍砖成“砖家”,一字之差,多了调侃意味,少了公信权威。新华社记者简要梳理了一些“砖家”的“雷语”:
“不深入群众”型。广东省社科院公布的据称是当地首次对中等收入群体的调查称,年收入3—7万元的人群就是中产。结果公布后,被网民质疑为“开玩笑”,网民的话似乎更为可信:入门门槛的月收入只有3万元,月可支配收入只有2000多元,只能称作“草根”。
“想出名想疯了”型。还有一位“教授”对事关群众敏感神经的房价问题放炮。这位专家在郑州参加地产年会时说,“评价一个城市主要看房价,房价越高城市越好越吸引人,房价越低城市越不吸引人,越丢人。”“雷语”一出,这位名气不大的专家瞬间“爆红”,被网民调侃为“想出名想疯了”“找骂型”专家。
“自说自话”型。清华大学某教授在微博就李某某事件发表看法时说,“即便是强奸,强奸陪酒女也比强奸良家妇女危害性小”,这位教授的言论一出,便有网民调侃称当事人是“罔顾法律,自说自话”。
“挑事”型。还是在房地产领域,前有“反对房地产复兴的想法都是危害国家利益”,后有“挣不够4000万别来见我”的某大学教授,之后又有“25年后北京房价会达到80万元一平方米”的“预测”走红,公众愤怒的情绪顷刻被“点燃”。
专家并非真理的代名词,但掌握话语权的他们“随意表态,雷语不断”似有不妥,因为作为公众人物,随便的遣词造句都可能对公众产生误导。
失信容易取信难,一些“砖家”不管因何种理由抛出雷语,毁坏的都是绝大部分踏踏实实、精益求精做学问的知识分子群体形象。
我们坚信整个专家群体依然是社会中“牛虻”般的奋进者,但前提是必须遏制住一小撮“砖家”雷语带来的公信滑坡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