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委近日发布中高考改革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征求意见。此次改革中,高考五科目除了数学分值没变外,其他四个科目的分值均有调整,改革的亮点之一是将降低中高考英语分值、提高语文分值。
而此前,各地高考改革方案也陆续披露。山东从2014年起,英语等外语听力考试不再纳入夏季高考统一考试内容,考生外语听力成绩将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听力成绩记入考生电子档案;江苏有意尝试实行英语“一年两考”,不再计入总分,而是以等级计形式计入高考成绩;上海则在酝酿由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最终取代高考的改革,为增加区分度,将在语文、数学两个科目的学业考中增设“加试题”,英语学科不设“加试题”。
各地新一轮高考改革都不约而同以英语改革作为“突破口”,而在这之前,教育部前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在微博上呼吁“取消小学英语课,救救汉语!”母语没学好真的是外语的错吗?
语文成了“小三子”
此次大幅度提升语文学科在中考和高考试卷中的分数权重,北京市教委官方给出的理由是加强“母语学科的基础性重要地位,注重语文试题同其他课程、同生活实践的联系,注重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考查”。
“希望通过高考指挥棒来矫正英语学习过热的社会现象,应该是北京市教委意图之一。”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语文特级教师马骉说。
有老师做了统计,上海的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毕业,12年间,语文和英语课时数比例为4∶3,其中在中学阶段两者所占课时、学分完全相同,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学习与母语学习已不分上下,而在学龄前和大学,大家对于英语学习的热情更远远高于母语学习。
“语文学科在中小学的‘沦落’是到了该警醒的时候了。”上海市上海市第十中学副校长任其斌说,“语文虽然在三门主课中排在第一,但实际上早已落到了‘小三子’的地位,语文总能混个及格,而英语如果一放松,成绩就会滑坡,很多学生就会想,花这么多时间在语文做什么呢?”
英语学习时间比重过大
“英语学习与母语学习应有主次之分,但现在老师、学生花在英语学习上的精力和时间都大大多于语文。北京市教委通过考试分值的变化来纠偏虽说也是眼下的无奈之举,但导向是正确的。作为中国人首先要学好母语,这是毋庸置疑的。”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华东师大一附中副校长李支舜说,但他同时也认为,母语没学好,不是外语的错。“现在母语学习受应试的影响很大,高中学生课外补课很少有人补语文的,因为大家都觉得语文补习见效慢,‘性价比’不高,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母语学习的规律,不重视积累,很多学生不读书、只做题。传统文化的学习不只是知识的问题,更关系到做人的规范、做事的常识,很多人对此认识不够。”
上外附中英语特级教师章正言则认为,学科价值不会因为考试的分值变化而发生改变。“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各不相同,有的是看到上海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他希望在未来谋求更好的发展;有的学生则是兴趣驱动,他是真正喜欢英语,对于这样的学生,考试分值的变化对他们英语学习并不会有多大影响。”从他们学校的教学实践来看,外语教学与民族经典的传承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母语的根基,外语也不可能学好。”
别让汉语魅力在课堂流失
“提高语文学科在高考中的分值,显示了主管部门对于语文学科的重视,但不改变教学是不可能彻底解决问题的。”马骉认为,在这一点上,教育者要有清醒的认识,“如果语文老师没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专业素养,不能在课堂上展示语文的魅力,仍然按照原来那套开展教学,是无法应对新的形势的。现在很多语文老师自己都不爱语文,怎么可能让学生爱上语文呢?”
在马骉看来,语文教学改革当然还涉及教材编写、课程标准等问题,但具体落实,教师还是关键。“高考改革不会只是考试分值的提高,测评方式、要求一定会做出相应变化,老师对此要有所研究。”马骉说。
马骉认为,好的老师要通过课堂学习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持久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中央电视台的“汉字听写大会”,他每集都看,“节目组的意图应该和北京市教委一致,就是要唤起大家对母语的重新认识。节目中考到学生很多并不常用的生僻字、繁难字,很多语文老师也未必能够正确书写,但这也让大家认识到汉语的博大精深,可以给语文教师很多启示。因为很多时候,汉语的魅力是在教学过程中流失了。”(记者王柏玲)
相关链接高考英语变迁一览
-1977年恢复高考时便已经有英语考试,当时以选择题等客观题为主,没有听力考试
-2003年,我国制定实验版课标
-2007年,听力考试进入英语试卷,改变了以前聋哑式英语的考查,试卷也从一张变成两张。
在3至5年的过渡期内,英语试卷也逐步加大了对读写的考查,阅读题的种类也随之变迁。此后,各地相继出现具有地方特色的英语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