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美国迫使全世界将美元作为世界通用结算货币,在事实上牢牢掌握了黄金的国际定价权,由此为美国攫取了巨大的战略利益。仅最近十年来,美债规模就从5.3万亿美元增长到16.7万亿美元左右,让美国的国际债权人成千上万亿美元的权益化为乌有,这就是掌握黄金定价权给美国带来的“快感”。时至今日,美国又想通过退出QE推进强势美元战略,进而将黄金彻底打入“冷宫”。然而,美国的经济形势特别是财政状况实在是太不争气了。
在美国国内及国际社会双双压力下,美国国会民主、共和两党在10月17日债务上限到来前勉强达成妥协。然而,这种妥协只是将危机暂时化解,实质问题丝毫没有得到解决。因此,中国评级机构大国国际于10月17日宣布下调美国信用评级!北京时间10月17日下午15时至16时,国际现货黄金价格一小时内暴涨3%左右,从1275美元瞬间涨至1320美元,此后最高涨至1327美元,直到当周收盘仍维持在1315美元。由于市场当时也传言惠誉将下调美国评级,因此我们无法得出“中国声音主导黄金走势”的结论,但国发贵金属研究团队仍对中国评级机构的这一举措拍手叫好!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未来国际金价走势关乎我们的战略利益,不能长期听任某国肆意操纵黄金价格。
尽管中国目前仍不具备主导黄金价格的实力,但显然已有能力阻止某国“胡作非为”,说的更直白一些,中国现在至少有“搅局”的能力。下面,国发贵金属研究员将谈谈如何稳步争夺国际黄金定价权,特别是现在中国需要做好哪些功课?
第一,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对于“任重道远”的人民币国际化来说,货币互换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截至2013年10月中旬,中国人民银行已与22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总规模超过2.2万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除美联储外,包括欧洲央行、英格兰银行、日本央行等在内的全球主要央行都与中国人民银行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就在10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与欧洲中央银行签署了规模为3500亿元人民币/450亿欧元的中欧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标志人民币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地位进一步上升。
第二,大宗商品领域的争夺将为黄金定价权之争打前站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早已成为多项大宗商品的全球第一消费大国,最典型的就是铁矿石。但由于大宗商品定价权不在中国手中,经常因“中国因素”而令相关大宗商品价格暴涨。以2008年4万亿刺激计划为例,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巨头由此获得了极为丰厚的利润。国发贵金属研究团队认为,可从以下环节入手:一是发挥产业政策的杠杆作用,引导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向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变化;二是在金融环节贯彻“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即一方面要在国内期货市场引进国际投资者,上海自由贸易区的设立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另一方面,国家也应组织有实力的国内投资机构涉足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
第三,中国作为美债的第一债权人,不能听任对方“胡作非为”
如果美国出现极端不负责任行为,中国须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发扬“亮剑”精神。比如,突然宣布中国央行将购入巨额黄金,以及继续加大力度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可以预计,如果美国不计成本赖帐的话,对此做出反应的恐怕不止中国一家,说不准美国的铁杆盟国也不会坐视。相比之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相对温和的做法,不管美国今后信用状况如何,我们都要积极稳妥推进此项工作。而突然宣布购入巨量黄金则是应付美国极端做法的应急手段,多少有点与对方同归于尽的意味,属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战术,非迫不得已之际匆用此招。
第四,发挥评级机构的作用
10月17日大公国际主动调降美国信用等级是个极好的示范,希望今后更多有实力的民间评级机构也能参与进来。或许现在我们的声音还不够大,这没有关系,因为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继续增强,我们的声音自然会“响彻全球”。这里需要注意一点,我们的评级机构一定要摆出看似中立的架势,尤其不要牵涉政治立场,既然美国确实存在违约风险,那么就给其降级,这没什么可非议的。我们完全可以参照美国以往动辄给别国降级的传统,对美国的实际信用给出客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