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采访中发现,这两位摊主都是“黑户”,即无证经营违章自行车的摊主。而在西湖周边,这样的“黑户”、“黑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由于西湖边游客众多,对自行车的需求量也很大,所以,“黑车”的生意一直不错。但是挤占人行道、影响交通、乱收费等安全隐患不断,也给市民和游客带来诸多不便。
从今年开始,包括工商、城管、交警等部门在内,对“黑车”招安过,也打击过,但截至目前,西湖边上的“黑车”乱象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无证租车摊主
为抢生意大打出手
冲突发生在昨天上午10点多,在杭州平海路凯悦大酒店附近,记者赶到时冲突已经平息。据周边的目击者回忆,是两自行车租赁点摊主因为抢生意发生纠纷,一摊主叫十多人将另一名摊主打伤。
事发后,伤者被送到了省中医院。在医院急诊室,一个中年男子正躺着输液,腿脚多处擦伤,他就是被打的摊主,姓王,河北人。“生意不好做,看这个(租车)成本小,我就和亲戚凑了钱,摆了个自行车摊,刚开业不过3天,没想到他说我抢了他的生意,回了两句他就叫上人来打我们。”
王师傅口中的“他”也是在西湖边出租自行车的,江苏人,事发后他被警方带走做笔录。
记者从周边租车的摊主口中得知,这位打人摊主在平海路做租车生意有段时间了,有固定的区域,王师傅就是侵占了他的区域,所以发生了冲突。
不过,发生冲突的两个摊主都没有出租自行车的合法证照。而在平海路靠近湖滨路段,路两边像是自行车停车场,清一色的黄色自行车,有双人、也有单人的,还有加篷的“豪华版”,摊主们一人举一个纸牌“租车”。
记者问了一圈,他们中没有一个人可以提供有效证照。
不用办卡多退少补
无证租车点生意火爆
记者骑车从湖滨路到北山路转了一圈,一路上类似的无证自行车出租摊很多,有的干脆直接把人行道圈了起来,变成了自己的经营场地。行人、非机动车被赶到了机动车道上,经过的车辆不得不放慢速度,一个劲地按喇叭。
摆摊的不安全,骑车的隐患也不少。在北山路上,道路本来就狭窄,没有自行车的专用道,双人自行车只能和机动车抢道,甚至还有小孩在双人自行车上玩耍。
种种危险动作让人联想到7月17日中午,杨公堤金溪山庄门口一辆骑行的双人自行车上,一个六七岁小男孩的脚被夹进了前轮,最后是求助消防部门才脱困的。
不过,即使这样,租车摊前的生意还是不错,双人车租金10元/小时,三人车租金20元/小时,租一天50元,租车时间从早上7点多到晚上10点。记者在现场待了一小会,来租车还车的一直就没有断过。
邹先生来自无锡,昨天一家三口来游西湖,租了一辆三人车,宝贝女儿坐中间,夫妻俩前后压阵。说起手中的黄色自行车,邹先生觉得很不错。“天气这么好,在西湖边骑骑车,不仅环保而且人也很舒服,让小孩充分和大自然接触。”
说起公共自行车,邹先生也曾想过,但后来觉得太麻烦。“要办卡什么的……还是这个最方便。”原来,邹先生从摊主租车只要先付押金300元,并抵押身份证。如果真不想抵押身份证,支付500元押金代替也行,回头多退少补。
采访中,很多出租自行车的摊主也告诉记者,他们这一行季节性很明显,春秋季生意最好。“天气要好,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热,这样骑车才舒服,所以今天这么好的天气,生意才忙。”说到安全隐患,摊主们也知道占道不对,但他们觉得是临时用一下的,“没太大关系”。
公共自行车数量有限
黑车怎么管是个问题
坐车,如走马观花;走路,又有点小累;骑车最好,想走就走,想停就停。在西湖边骑车,是不少人最惬意的游湖方式。
所以,杭州市相关部门也努力满足这一需求。比如,杭州市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发展有限公司,已经在西湖边设立了83个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点,就是我们平时看到的红色自行车,按照标准配置来计算,大约有1600多辆自行车在运营。
今年五一长假开始,又推出红色双人公共自行车,在少年宫广场、柳浪闻莺、学士路西、平海路东坡路口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点试行租赁,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不过,即使这样红色合法的自行车加起来也不过2000辆,而“黑车”数量远远超过它。在西湖边,湖滨地区的私人租车点最多,上城区城管执法局湖滨中队曾做过统计,发现了60多家私人自行车租赁点(大都没有合法证照),一共经营着近3000辆各种款式的自行车。
虽然“红车”和“黄车”的价格相差悬殊(红车一小时内免费),但因为租车的大都是外地游客,所以和上文中的邹先生一样,他们更愿意选择手续简单方便的黄车。
其实,西湖边的私人租车点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出现了,为了加强管理,相关部门也曾努力对“黑车”进行“招安”——允许办理合法证照。
今年6月,杭州工商部门正式放开自行车租赁的经营范围(此前因为公共自行车停止办理个人自行车租赁审批),但仅限于单人自行车,两人及以上自行车的租赁依然是非法的。
办证的条件很“宽松”,有经营区域基本上就可以批出来了。但是绝大多数自行车摊主并不买账。“西湖边的房子租费那么贵,谁租得起?况且只有越靠近马路,靠近人多的地方,游客才能看到才会来租。办不办证都无所谓,他们又不会天天来查。”湖滨路上一位车老板说。
游客建议:
增加公共自行车投放量
“招安”的同时,“打击”也没有停止。因为涉及占用非机动车道,今年4月21日晚上,一场联合整治行动拉开帷幕,参与的部门包括城管、公安(交警)、工商等。截至目前,类似的联合执法已经超过20次,清理的“黑车”总量也超过400余辆。
据城管部门介绍,对无证照从事自行车租赁的经营点,他们查扣的自行车一律作没收处理;对有证不按规定地点、规定数量摆放租赁车辆的,按擅自占用城市道路进行处理,每辆被查扣的自行车罚款150元,三次以上有相同行为或在执法现场有暴力抗法行为的,则按无证进行查扣和处理。
而按照相关规定,对于游客驾驶“黑车”上路将被查扣,并由交警部门按照非法上路行为进行处理。但因为游客数量多,想统一执法的难度大,也不现实。交警部门的意见一直是建议从源头限制。
不管是“招安”还是“打击”,终究治标不治本,黑车依旧在西湖边不绝,而且混乱的租赁市场也对西湖边的交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采访中,多位游客提出,在这样秋高气爽的西湖边,骑着双人自行车或者三人自行车游湖,很舒服。
而这或许正是问题的核心所在——正规的自行车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
从这点上来说,在西湖景区,与其花大力气、花无数时间去整治、管理黑车点,还不如把力气放在自行车市场的管理上,最大限度满足游客的需求。
比如,有游客建议增加公共自行车投放,车型也可以再个性化、多样化一点,建立多层次的公共自行车服务体系,满足市场需求,用合理化竞争来引导市场走向。
昨天,记者了解到,交警、城管、公交集团等部门已经在联合行动,其中一个内容就是要依托现有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资源,在一些特别区域推出“差异化服务”,同时增加车辆的投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