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4日讯今年上半年,杭州市经信委等组成调研组,以发放问卷和实地走访的形式,调查了杭州市与“机器换人”有关联的120家工业企业,并选取较符合要求的8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84家受访企业中有84.5%存在用工缺口,有超过94%的企业对推进“机器换人”有迫切需求。
为何浙江企业对”机器换人”的需求如此迫切?记者近日走访了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部分企业一探究竟。
以前要4道工序的,现在只要1台机器3个人
在位于杭州下沙的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内,近一半的人工生产线,目前已换成了先进的自动化机器设备。“我们的产能现在提升了约50%,生产员工同比减少约10%。”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花)制造总监戴昌苗告诉记者。
在三花金加工车间内,一台大型组合机器的机械臂自动抓取、上料、下料,一气呵成,出来的就是锃亮光洁的阀体成品。这些阀体成品再经过一些工序后,将被安装进入每一辆汽车的空调内,成为调节空调冷暖的膨胀阀。三花的车用膨胀阀年产量已达1200万套,是通用汽车指定的两家车用膨胀阀全球战略供应商之一。
“以前生产一个阀体,需4道工序,在4台机器上依次完成,现在全程都在一台机器上完成,而且可以进行远程诊断,每班只需配备3人操作。”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姜雨龙告诉记者,这台定制的多工位组合加工自动专机“加盟”后,单位生产效率提升了20倍。
“机器换人后,流水线上人工接触减少,产品的不良率也降低了25%左右。”戴昌苗说,大企业对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要求很高,面对加工装备行业熟练工难招的困难,企业提高自动化程度,也是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的砝码。
招工难倒逼企业尽早尽快下这步“棋”
为什么要用机器替换人工?记者采访中发现,除了确保产品质量外,招工难也逼迫着企业尽早尽快下这步“棋”。去年,三花想招五六十名员工,最后一再放低用工条件,才招到个位数的工人。而且,这些工人大多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不符合最初的招工要求。
姜雨龙说,半个月前,三花又打算对外招收约30名工人,结果一再降低用工条件,才招收到约15个工人。“招工条件从高中生降低到初中生,年龄条件从最大30岁,最后降低到连四五十岁的也要。”
“机器换人”帮助三花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招工难等燃眉之急。明年10月,三花计划将剩下的另一半人工生产线全部换成新的自动化生产线。戴昌苗说,一旦改造完成后,三花未来的在线作业人员将减少2/3。
不仅仅是三花,先行尝试“机器换人”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还有很多:在雪糕新品生产中,祐康集团对现有设备设计了半自动化的灌装线,从脚踩式灌注发展到气缸自动吸浆灌注,从4个灌注头升级到12个,结果发现不仅劳动效率提高了3倍,而且产品卫生指标、净含量指标都得到了保证。
在下沙的天裕光能公司内,加工太阳能薄膜电池板的整道生产工序中,正在使用“机械手”。机械巨臂从装满玻璃的铁架上,逐片取下玻璃,并将玻璃准确地送至传送带上,传送带将玻璃自动送入下道工序。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与人工送片相比,机械手可24小时连续作业,比人工至少节省2倍时间。
来自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数据显示,2009-2012年,开发区工业总产值的年均增速高于从业人员数的年均增速近4个百分点,劳动生产率总体上延续逐年提高的态势。
“开发区的劳动生产率得到不断提升,从侧面也反映了投资自动化装备降低劳动依存度的态势。”开发区经发局工业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未来杭州将全面推进“机器换人”
“企业实施‘机器换人’可显著降低企业在用工、原材料、能耗方面的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水平,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尤其是在缩短产品生产周期、降低安全事故等方面效果更为突出,有近3/4的受访企业反映可提升20%以上。”杭州市经信委技装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上周从杭州市经信委获悉,目前,杭州市已拟定《杭州市开展“机器换人”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草案)。未来,杭州将全面推进“机器换人”。
为了鼓励在电子制造、食品饮料、机械制造、纺织服装、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绿色照明、新能源、日用轻工等行业中推进“机器换人”,杭州还将积极尝试相关金融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探索设备抵押、股权质押、卖方租赁、节约分成等方式,着力缓解企业在“机器换人”中的融资压力。积极鼓励企业对现有设备的自动化改造或自主研发,形成无形资产的,按其成本的150%摊销;未形成无形资产的,据实扣除并按研发费的50%加计扣除。
此外,对于一批设备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杭州将实施政策倒逼机制,促使其加快“机器换人”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