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浙江新闻
50元网购一次陪老人说话 买智能手机教爸妈微信聊天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10-14 08:31:24

  “北方天气开始变冷,在网上给爸妈各买了件羽绒服,直接快递过去。”在杭州工作的北方姑娘小郭,老家在大连,来杭州工作已经五年,因为离家太远,一年最多回去两趟,于是孝敬父母的事只能通过“网购”和“快递”来完成。

  昨天是重阳节,记者随机采访了十余位在杭工作的外地人和子女在外工作的留杭老年人发现,在信息快速发展的当下,网购、网银、微信、QQ、快递等已经成为年轻子女关心、孝敬老人的主要手段。

  网购成异乡晚辈敬老首选

  “我在杭州,父母在东阳,虽然离得不远,但由于工作原因,每年回去的次数也非常有限。”市民王女士说,所以我每个月都会通过网购给父母寄点生活品,“虽然东西都不贵,有些东西父母自己也有能力买,但总算是作为子女的一点心意。”

  王女士说,自己老家在农村,每次送快递,快递员都会大喊“××有快递”,父母也会觉得特别自豪,“现在农村里住的大部分是老人,平时比较寂寞,遇到‘快递’这种事总会问长问短。看着别人羡慕的眼神,也能满足下老年人的虚荣心。”

  胭脂社区秦大妈的儿子也经常通过“网购”这种方式孝敬她。在秦大妈看来,儿子能经常网购东西给她就说明儿子还惦记着她。“儿子长大外出工作后,与我们老两口的共同话题也少了。但儿子每次网购东西后总会打好几个电话来询问‘快递到了没’、‘东西怎么样’等,无形中增加了不少话题和聊天的机会。”

  据某网站调查统计显示,近9成异地工作者曾通过网购给父母至少买过一次礼物,超5成将网购当做日常孝顺父母的主要方式。

  代看望老人服务兴起

  子女在外奔波,老年人感情缺失,同样引起了一些商家的注意。在一些网购平台上,记者看到一项“代看望老人”服务,虽然成交数量有限,但不少商家的浏览量都很高。据其中一家店的店主介绍,这项服务除了陪聊天、吃饭等业务外,不少店还提供其他服务,比如代购物品、代缴费等。价格有10元、50元、100元不等。

  “自己常年不在家,父母对于现在不少事务的流程不是很熟悉,比如上医院看病等,所以只能找个人陪着去。”该服务一位买家“wwx2zjl”说。不过,据“wwx2zjl”介绍,自己往常都是请离父母住所较近的家政公司代办的,这次网购只是为了体验。

  记者在市区某家政公司看到,类似“代看望老人”的生意一直很不错。“不少子女都在家政公司预存了一笔钱,然后定期电话联系我们去老人家从事家政服务。买菜、看病、打扫,以及教数码产品使用等都有。”该家政公司工作人员说,“代服务老人”已经占了整个业务量的近三分之一。

  微信、QQ、3G等解思念之苦

  “其实买不买东西给我,帮不帮我打扫卫生都无所谓,我只希望看到子女平平安安,能让我见见他们。”体东社区翟大伯说。石灰桥社区的何大伯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很多时候看着子孙的照片,脑子里总想着他们是胖了,还是瘦了,孙子孙女们有没有长高。”

  “我过年给爸妈买了台带摄像头的笔记本电脑,还帮他们装了QQ软件。”市民白小姐说,自己整个过年假期差不多都在教父母怎么用QQ视频聊天,总算是教会了。“现在每周末跟爸妈视频聊天一小时已经成了必修课,能看到我的脸他们就不会担心了。一些生活问题我还能远程指导他们。”

  市民张先生更潮,直接给父母各买了一个大屏3G手机,而且还教会他们用微信。“父母会把好玩的好吃的拍下来微信发给我,我也会把自己的近况发给他们。”张先生说,老年人能抒发出自己的情感,生活就不会再那么空虚寂寞了。

  “有的年轻人来买笔记本电脑要求低配置,但是必须有摄像头,有的就是买给老年人的。”百脑汇一位经销商说,国庆前后类似“老年笔记本电脑”卖出去30多台,占了出货量的一半以上。

  记者手记

  网购、微信等并不能代替看望老人

  交水电费、充话费、买东西、汇款等已都能通过网络完成,不少子女选择通过网络、科技来孝敬自己的父母。尽管可能是不少子女的无奈之举,但这并不能代替亲身回家看望老人。

  今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常回家看看”不再仅仅是道德上的约束,更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在受访的老人中,大部分均表示能理解子女因工作、事业不能经常看望自己;有的对子女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孝心感到满意;也有个别表示不希望子女放下工作来看望自己。虽然理解、体谅,但所有的老人均表示,如果条件允许,期盼子女能多来看看自己。

来源: 杭州网 作者: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