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被你攻占,现在又要加我扣扣(QQ),老爸,你这是要玩哪一出呀?真不想加。”日前,南昌某高校的谌林在网上发表了一条QQ签名,对于父亲要加自己的QQ感到十分困扰,引起网友共鸣。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的普及,一些潮爸、潮妈除了加QQ、还加微信,以此来观察子女的一举一动,这让不少年轻人直呼没自由。
现象:
爸爸加微信,儿子不自在
谌林告诉记者,他爸爸经常上网,自从微信出现后,立即就成了个“微信迷”,后来通过微信手机通讯录添加好友的功能找到了他的微信,当时觉得没什么的谌同学就欣然与父亲互加好友了。
“刚开始还觉得挺新鲜的,觉得我爸爸竟然这么时尚,可是后来发现,在微信朋友圈里我都不敢随意发状态、写东西了。”谌林无奈地表示。
妈妈看微信找女儿未婚夫“算账”
说起加父母的微信,在某广告公司工作的高丽亚显得哭笑不得。她告诉记者,上个月她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一条“分手不说再见”的状态,没想到一个小时后竟然接到自己未婚夫抱怨的电话,因为高丽亚的妈妈多次打电话向其未婚夫询问分手的原因,最后才知道摆了个大乌龙。
“我从一篇文章里看到这句话,挺喜欢就贴出来,没想到我妈看到了,直接就找上我对象了。”高丽亚说,她上午11点左右更新的状态,中午12点多未婚夫就打电话来了,问她是不是跟父母说两人分手了。
“我妈半个小时之内打了3个电话给我对象,没问我可能是怕我伤心吧。”高丽亚无奈地说,后来解释了半天才让妈妈相信网上那句话只是说说而已,自那以后,她就不再发表什么会让妈妈产生误会的状态了。
调查:
4成大学生与家长网络互动
昨日,记者随机对20名90后大学生做了“你有没有加父母的QQ或微信?”的调查,其中,3人称自己的父母不上网,12人称自己的父母有QQ或微信但没和自己互加好友,只有5人表示加了父母的微博、微信或QQ等社交工具。
“现在孩子在学校也忙,平时沟通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只能从孩子比较喜欢、活跃的微信上了解他的情况。”市民陈云强的儿子今年去北京上大学,平时生活上的事情都会通过发微信来记录,发微信既方便又省钱,“而且跟孩子也能多些共同语言。”对于可能对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困扰和负担,陈云强认为“问题没那么严重”。
建议:
给孩子保留独立空间
在网络社交普及的时代,父母应该怎么跟孩子相处?南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南昌大学心理咨询师培训中心主任陈建华认为,在孩子同意的情况下,家长可以适度与孩子进行网络互动。
“网络上的东西本来就是写给他人看的,只是有些孩子自己说的话或做的事本身并没有遵守规范,所以不想让家长看到。”陈建华建议,作为子女要理解父母关心的心情,自己的言行也要遵守规范。对于家长来说,在孩子同意的情况下可适当参与孩子的网络社交生活;如果不同意,父母不要强行加入,给孩子保留一定的独立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