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衢州新闻
衢州祭孔大典花絮:千名师生聚圣地 儒曲弦音颂先贤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10-01 09:10:27

衢州市人民政府代表向孔子像敬献花篮。

  秋风轻抚,天穹碧蓝,孔氏南宗家庙正门再次开启,佾台上,香烟缭绕,带给9月28日上午进行的祭孔大典无限安详之意。9时整,大成殿前,千名参祭人员身着正装开始祭孔仪式。

  镜头1:

  小学生手书绿色请柬

  “听说这份请柬都是只比我大一点的哥哥姐姐写的。”柯城区尼山小学5年级的陈范安妮要在祭孔典礼上与同学们一起合唱《大同颂》。当天,起了个大早的她,首先就把属于自己的请柬放进了小背包里。“一拿到请柬她就高兴极了。”陈范安妮的母亲告诉记者,这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收到的第一份参与重大活动的请柬,肯定要替她保管好,“也要让她向这些哥哥姐姐学习,写得一手好字。”

  “这些请柬上,漂亮的小楷确实是出自11位6年级学生之手。”孔氏南宗家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突出今年的学祭,他们特意邀请了11位小学生书写请柬。“有尼山小学的,也有市实验小学的。”这位工作人员说,“在中秋假期里,孩子们花了一天时间完成了1300余份请柬的书写,很感谢他们!”

  至于为什么今年的请柬是绿色的,工作人员说,没有特殊含义,每一年都会更换颜色。

  镜头2:

  孔庙门口的黑布鞋

  9月28日一早,1000余名海内外儒学专家、教师、学生和市民代表身着正装,从四面八方赶到孔氏南宗家庙,而孔氏南宗家庙门口也早就聚集了不少市民。

  为了方便参与祭祀的人员,祭孔大典的工作人员还搬来了好几箱崭新的黑布鞋。“就是为了防止意外情况发生。”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是用当代方式祭孔,不要求穿古装,但是“上衣必须要有领子,裤子必须过膝,运动鞋、凉鞋、拖鞋统统不过关”。

  一些路经此地的市民也上前询问在场的工作人员:“我要是回去换双鞋子能进去看看吗?”虽然间接参与过多次的祭孔大典,不少市民还是“希望有机会能真正参与一次衢州的祭孔大典仪式”。

  镜头3:

  2564朵黄菊花

  每年的祭祀大典上,格外引人注目的色彩当属黄色,而每年5只摆满黄色菊花的花篮也是祭祀典礼中极为重要的物品。

  “这次花篮的组成延续了一直以来的习惯,使用黄色菊花和孔庙内的其他绿色植物搭配而成,比如还有松柏。”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黄色菊花代表了庄严与哀思,“今年是孔子诞辰2564年,而今年的黄色菊花也恰好选用了2564朵。”

  熟悉孔氏南宗家庙的人都了解,家庙内有着7株枝繁叶茂的银杏和古柏。这些银杏树为明朝初年所栽,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树龄。到这一天,贵宾们都会在胸前佩带扎成簇的银杏叶和古柏树叶,步入殿堂祭拜孔子。

  镜头4:

  学生志愿者的笑容

  今年,孔氏南宗家庙主打“职业教育”牌,祭祀人群的主角是各地的职业技术学生与老师,还有海外孔子学院的代表。

  来自土耳其的土汉是浙江师范大学的留学生,已学过两年半中文的他对儒学文化有喜爱更有好奇,“虽然我还不是很明白,但是参加了祭孔典礼后,我和同学进行了讨论,我想我会很用心学习儒家文化,并把这些带回我的国家。”

  “以前我就知道祭孔大典,能参加很兴奋。”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二学生郭琳是温州人,“去年,我的一个朋友参加了祭祀大典,没想到今年我就有了机会,从小学到现在学《论语》,站在孔庙又一次体会到了庄严的感觉。”

  “您好!”“您需要帮助吗?”“请这边走。”祭孔大典当日,记者在各个活动场所,总会看到青年志愿者们微笑着向外国嘉宾礼貌问候、提供帮助。年轻人的团结协作、主动热情的精神面貌,让嘉宾和海外游客留下对东南阙里的深深记忆。“最重要的是热情、微笑。”这些来自我市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志愿者们担任了此次祭祀大典中各国孔子学院代表的翻译工作。

  几天下来,大家忙极了,不过还是很开心。“感觉能参加祭孔大典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有不小的收获,对未来的成长很有益处。我们也要证明职业学校的学生并不差。”

  孔子第75代嫡长孙孔祥楷先生说,今年的祭孔大典突出职业教育主题,让职教师生担任今年学祭孔子典礼的主体,通过媒体广为传播,有利于推动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现状引起重视。“这样的祭祀,还原了孔子思想的精髓。”

来源: 衢州日报 作者: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