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旅游频道 > 旅游新闻
三问《旅游法》:将带来什么?可否会涨价?游客怎么做?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9-30 08:29:21

 

  是否导致价格上涨?

  团费涨价几成定局实际上是价格回归

  新法在人们期待中实施,无论旅游者多么不愿意接收涨价的现实,今年“十一”跟团游“涨价”已成事实。旅行社的解释是:“国家规定以后再不能搞零负团费和购物游”。

  记者从一家旅行社咨询到,以香港跟团三天两晚购物游的价格为例,今年8月报价不到千元,有的旅行社甚至报价甚至只有600元,今年国庆变成“纯玩游”后,报价提到3000元至4000元不等。

  东南亚等出境游价格较过去有30%-50%上涨,如泰国6天精品游,9月出游是3300元,国庆出游上涨到7000元,而云南等热门地区跟团报价从1000余元上涨至3000元左右。

  从多家旅行社报价不难看出,为了规避法律或旅客投诉,旅行社纷纷涨价,以弥补以前“购物”所承担的损失。

  “没有了消费陷阱的旅游,不被宰、不被坑的旅游,费用反而会比过去少。”王衍用认为,《旅游法》实施后,旅游价格上涨是必然的。以前多数旅行社在做低价运行,但消费者遭遇各种各样的消费陷阱,其实旅游一趟花费并不少。新法出台后,旅行社为了保证消费者在线路、购物、餐饮等方面到位的服务品质、价位自然会上升,这个升只是恢复到旅行社本应该有的价位。

  韩玉灵认为,“零负团费”侵害了旅游者的权益,现在旅游者要接受理解价格回归这个事实。零负团费这种现象长期的存在,扭曲了旅行社的经营模式和导游人员的服务形象,也损害了旅游者的合法利益。韩玉灵指出,法律最大的价值在于实施,法律校正市场的情况还需时间考验。

  北京法学会旅游法研究会理事李广表示,旅行社安排购物店获取回扣佣金是诱骗行为。“《旅游法》实施会大范围调整零负团费,清理不合理的低价旅行社,可能出现旅游产品集体涨价,实际上这是一种价格回归。”

  李明德认为,马上改变近年来不断出现的低价团现象比较困难。团费的高低是由市场决定,不是政府定价,企业有经营自主权。当然一些企业善于钻市场空子,为了迅速强占市场,大打低价牌,迎合的是“只求便宜、不求品质”的消费心理。

  “不是法律出台之后就能对市场立即产生效果。”李明德说,因为消费行为的成熟需要一个过程,靠质量竞争,逐渐赢得社会信誉也需要时间。在中国旅游市场上,不成熟的是旅游者,需要时间才能让人们逐渐意识到团价与品质之间的关系。

  1400家景区均门票降价优惠幅度20%

  与旅游团费上涨及往年节假日门票涨价形成对比的是,景区门票在政府主导下,今年纷纷在节日期间推出优惠降价举措。

  《旅游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的门票以及景区内的游览场所、交通工具等另行收费项目,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严格控制价格上涨。拟收费或者提高价格的,应当举行听证会,征求旅游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

  国家发展改革委9月27日通报,今年国庆节期间,包括五台山、庐山、天涯海角、黄果树和香格里拉等著名景区在内约1400家景区均实行门票价格优惠,平均优惠幅度约20%。信息显示,湖北、广东、海南、云南和新疆五地所有实行政府指导价和政府定价的景区在国庆节期间实行门票价格优惠。

  自由行和半自助游异军突起出行更安心

  取消购物点、回归“真实”后的跟团游价格集体“膨胀”,自由行和半自助游异军突起。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这类更具自由度的旅行方式,同时搭配购买一日游、门票、交通接驳、签证等辅助服务产品,自由“拼接”旅游行程。

  自助旅游者最为关注的是,能否获得足够的目的地信息,便捷旅行,及时解决旅游纠纷,遇到困难时能否得到必要救助。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指出,《旅游法》对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作出了相关规定,在要求政府为游客提供免费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同时,也在多个条款中规定旅行社之外的其他旅游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给“自助游客”提供更充分的保护。

  

来源: 人民网 作者: 记者 常红 刘佳 贾玥 杨文彦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