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身处地位的弱势,加上没有适当的市场规则,群众演员成为最易被盘剥的对象。当“进圈成名”的梦想屡屡遭遇“进圈盘剥”的现实,业内人士认为,群众演员生存状况亟待引起整个影视行业重视。
群众演员成为廉价“长工”
由于国内影视市场的巨大需求,群众演员成了不少人趋之若鹜的“香饽饽”。除了在电影厂门口“蹲点”等剧组来挑选,记者了解到,为了拍摄方便,在北京八一影视基地、怀柔基地、河南黄河滩基地、涿州等影视基地,还存在着“圈养群演”的模式,即由一些“群头”在影视拍摄基地旁租建院子“圈养”群众演员。
对于群众演员来说,这种模式虽然能解决戏源问题,但很容易被“群头”从经济甚至人身安全上管控。
谈起“北漂”的日子,如今在横店的“资深群演”李飞林有着不堪回首的经历:没戏拍的时候一大群人住在一个小院里,每天早上是稀饭馒头,中午晚上则是炒白菜和清水煮面条,根本吃不饱。而这样的日子往往一呆就是半个月,没戏拍没收入还要向院主缴纳住宿费,不要说个人发展,连生存都是个问题。
更有一些人抓住大多数群众演员“进圈成名”的心理,把其当作最廉价的“长工”和赚钱牟利的工具。
据丰台警方透露,自称当过副导演的孙某,改行进驻“八一”影视基地,招群众演员当起“群头”。利用管理机会,孙某向在影视基地拍摄的剧组提供收费群众演员、工作餐,剧组不买账便干扰拍摄,甚至用威胁、殴打、限制自由等手段操控当地群众演员市场。9月初,丰台检察院正式以涉嫌强迫交易罪对孙某提起公诉。
然而有更多的群众演员面临着维权无路的困境,丰台警方透露,常常有群众演员报警声称自己被殴打、被克扣酬劳,但由于缺乏证据,最后都立不了案。
“低门槛”导致群众演员“丐帮化”
47岁的陈战平是横店的一名“群头”。他告诉记者,到横店当地派出所办一张暂住证,再去相关部门注册,即可成为一名群众演员,基本上没有门槛可言。
2012年的《中国群众演员生存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的数据显示,横店影视城90%的群众演员是高中以下文化程度,82%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在58同城、赶集网等网站上输入“群众演员”关键词,无一例外能看到类似提示:招群众演员,无年龄、学历、户籍限制,更无需经验,只要有强烈的表演欲即可。
然而,这些“四无人员”到了剧组才发现,他们不仅面临着地位低、收入低的困境,难以晋升、工作不稳定等因素也极大地制约着他们的发展。
“演员行当的等级由低到高分为群众演员、群特演员、武行、跟组演员、特约演员,再往上才是角色演员、配角、主角、明星演员、明星大腕。”陈战平说,在这种层级制度下,群众演员要得到晋升,要么靠运气,要么靠长期在行业内的钻营。
每天8小时工作时间40元,这早已是群演行业不成文的市场价。由于生活拮据,大多数群众演员在拍戏间隙都会做些类似临时保安、模特、钟点工的零工,更有群众演员法律意识单薄,落入传销或偷窃等违法行当。
业内人士认为,作为利益共同体,群众演员的“丐帮化”亟待引起整个影视行业重视。律师周俊武认为,群众演员的表现也关系着影视作品的最终效果,“欧美影视作品中的群众演员个个都很有气质,这是花40块钱请农民工穿上西装演不出来的。”
成立“演员公会”既要管理更需维权
“在北京,有的戏一杀青就找不到人,群众演员拿不到钱很正常,但在横店,演得不好也会从公会拿到钱,只不过以后没剧组再用你了。”李飞林口中的横店“演员公会”,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服务于群众演员的组织,公会制度让他觉得在横店发展更有保障。
“演员公会的‘公’是公益的‘公’。我们专门建立了演员库,群众演员登记注册后,由公会根据剧组需求统一推荐进剧组。”据横店影视城影视旅游杂志社总编辑曾毓琳介绍,尽管场地和摄影棚免费使用,但影视城与剧组在签合同后会预收两三百万元的保证金。“群众演员的工资都由公会先垫付,一旦有剧组资金周转不灵或恶意拖欠演员工资,就直接从保证金里扣。如果合同期内没出现问题,戏杀青时会把保证金退还剧组。”
而“群头”的“抽成”则按人头给。陈战平告诉记者,一组30个人,每带一组给50元钱,带的人越多越挣钱。
不过,与电视剧协会、导演协会等协会的自治性质不同,横店“演员公会”更偏向企业管理。业内人士认为,成立“演员公会”的做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群众演员市场,但在维护群众演员利益上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善。
周俊武认为,在目前电影制作越来越偏向制片方为中心的背景下,通过导演协会、制片人协会等组织扶植培育群众演员协会是目前最佳的路径。“导演协会、制片人协会与群众演员协会形成长期合作关系,群众演员市场才能慢慢走上有序的道路。”
此外,要维护群众演员利益,最终还需在全行业内制定相关的法律,让全行业的人严格遵守。比如对剧组进行资格审查、剧组拍戏严格遵照劳动合同法、使用群众演员必须与之签订劳动合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