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财经频道 > 银行动态
银联对第三方支付公司开罚单 专家称引入竞争才是解决之道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9-26 15:43:58

  继上海银行因借收单机构号给支付宝使用被罚后,中国银联近日再开罚单,包括汇付天下、通联、随行付等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因违规受罚,金额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对此,中国银联回应称,这是银联作为卡组织进行的“违规约束”,不是“处罚”。

  >>缘由

  套用代码

  近日,银联检查第三方支付公司,并依据各地分公司的情况进行几万到几十万不等的罚款。

  此次处罚主要是因为第三方支付机构套用MCC(商户类别代码),不同的MCC码代表不同行业,刷卡手续费率也不同,比如餐馆手续费率1.25%,百货商店费率0.78%。第三方支付公司为抢占市场,餐馆就可以套用百货商店的MCC码,享受0.78%的手续费率。

  中国银联就此表示,对成员机构的违规约束依据的是发改委、央行的有关规定,以及银联卡收单业务规则,是银联作为卡组织,根据与各方共同协商制定的卡组织业务规则进行的“违规约束”,不是“处罚”。此次的行业规范不是针对所谓的“收编”第三方支付,而是常规的检查,每个月都会进行。

  此前,上海银行因借出收单机构号给支付宝使用,被银联通报批评并开出罚单。银联称这些交易均无法显示真实商户名,一律显示了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名称,并且第三方支付机构并未按相应的扣率执行,损害了发卡行利益,也违反了发改委的相应费率规定。

  >>探因

  利益之争

  随着网络购物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第三方支付行业在中国得以蓬勃发展,支付清算市场也成为引领金融创新和金融改革的重要领域。

  费率与风险之争

  记者了解到,银行卡刷卡收费率分成比例大致是7:2:1,即发卡行、收单行和银联分别按比例分利润。第三方支付公司之所以要与银行直连,可以免除上缴给银联的7:2:1中的“1”。但银联方面指出,第三方支付直接与商业银行建立连接的同时存在变造交

  易类型等违规情况,导致商业银行难以有效实施风险管控。

  也有银行业人士表示:“不能一刀切说第三方支付公司直连就优惠。”而且,近年来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间的费率价格已逐步提升,总体水平实际已与银联通道接近甚至持平。

  哪儿来的利益

  线下,第三方支付交易主要通过接入银联网络完成,发卡行、收单机构、银联按照7:2:1的比例分成,银联坐收一成。此外,银联对银行等机构还会收取技术服务费等。线下银行卡收单市场按8.9万亿元的规模计算,银联收入可观。

  线上,按照市场增长预测,第三方支付市场增长迅猛,预计明年达到8万亿元的交易额,接近2012年线下银行卡收单市场规模。但该市场被第三方支付公司所把持,90%以上都不走银联通道。

  >>影响

  加速整顿

  中国银联7月份在自己的四届六次董事会上提出,所有支付机构未来只能通过银联转接,“2014年7月1日前,实现非金机构互联网银联卡交易全面接入银联”。

  银联表示,将与包括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内的产业各方一起,在协商、协调、合作的原则下共同推进,维护产业整体利益。

  第三方支付公司对银联此举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宏源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战略新兴产业首席分析师易欢欢在2013和讯互联网金融价值高峰论坛上表示,现在大量的互联网公司已经成事实,互联网企业围绕着数据开始进入到金融领域里面。第三方支付以前是所有人看不起的业务,第三方支付需要大量的物理网点,手续费非常低,竞争非常激烈,很多人看不起。而现在阿里积累了海量的数据,开始做增值服务。

  >>建议

  引入竞争

  对于银联与第三方支付的这场“战争”,专家认为引入竞争才是解决之道。

  在近日的“第一届中国互联网金融高峰论坛”上,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创始人胡延平认为,Visa等国际卡组织迟早会进来,但“对内开放比对外开放更重要”。他认为中国需要第二家、第三家银联,支付清算市场不发展才是最大的不安全。

  中国社会科学院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杨涛建议,清算业务应该部分市场化,有限度放开,允许国外和国内民营主体介入。他认为清算应该作为一个产业来看待,建立规则,以多元化发展来防止损坏市场竞争效率,同时也应避免低效的价格竞争。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也认为,应推动清算市场开放,打破清算市场的垄断,引入清算领域的市场竞争,同时解决一般企业的清算问题和小微企业清算问题,以保证国家经济和社会的正常发展,保证消费者的利益。

来源: 人民网 作者: 编辑: 刘彩娟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