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百姓民生
网友热议地铁进食事件 禁食离不开互相监督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9-26 10:09:20

  有乘客在地铁车厢里吃东西,劝阻后不听遭劝阻人拍照欲曝光,是吃东西的乘客太不文明,还是拍照欲曝光者太较真?

  昨天,本报报道了因在地铁车厢里吃东西引发的追逐大战(详见本报昨日A6版),引发网友热议。

  多数网友认为,既然有“不能在地铁车厢内饮食”这个规矩,就得遵守,否则规矩就成了摆设。

  虽然可能有理由但规矩还是得守

  地铁上因为进食而引发的纠纷不在少数,之前杭州地铁上就发生过一名中年男子在地铁内吃包子,旁人劝阻不听,砸人一身豆浆的事。昨天,网友们再次对地铁进食这件事进行讨论。

  网友“神奇的FFF小姐”说:“个人认为在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不乱扔吃剩的东西,而且吃起来没有气味,应该没事吧。”不过他随即问:“不过就怕一旦地铁放宽规定,肉包就出现了。有人会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的肉包也是无味的,所以还是遵守规定为好,不然地铁车厢会沦陷在各式早点小吃中。”

  而更多网友支持劝阻者的做法,认为规矩定出来,就是为了规范每个人的行为,吃东西的这名女子,在别人进行劝阻后仍无视地铁守则,是相当任性自私的,而对劝阻者推搡更是做得过分了。

  网友“凡事終枯萎”说:“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总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一个制度,需要我们集体的监督。我觉得孕妇做得很好啊,她拍照的前提是建立在这妹子根本没把地铁守则当回事。如果每个人都能互相监督,勇敢地维护秩序,那还会有人在地铁上吃东西吗?”

  网友“hello_cxf”说:“那你能不能保证每一个地铁上吃东西的人都不乱丢垃圾,都吃没有味道的东西?人的个体差异性太大了,没有规则就不会有好的秩序。”

  文明行为要靠自觉地铁广播也会提醒

  记者了解到,在制定《杭州地铁乘客守则》的时候,曾经考虑过地铁站台和地铁车厢内都不允许饮食,但考虑到上班族们早上匆匆忙忙,很有可能在等车的过程中塞几口包子当早饭。因此最终确定,地铁站台和站厅不禁止饮食,但在地铁车厢内,不能够吃东西。

  为什么地铁车厢内不允许吃东西?昨天杭港地铁官方微博对此再次进行了解释:“地铁禁食主要考虑到两方面,影响其他乘客的出行体验;食物残渣容易引来不受欢迎的小动物,从而引起安全隐患。”

  同时,杭港地铁也表明了对在车厢内饮食的态度:“上海地铁已拟立法禁止地铁进食,并最高罚款500元。希望大家能自觉遵守地铁乘客守则相关规定,共同营造良好的乘车环境。”

  杭港地铁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地铁运营商的主要职责,是保障地铁正常、安全、有序运营。因此无论哪个国家或城市的地铁,地铁列车上一般都不配备专门监督或服务乘客的乘务人员,因此《杭州地铁乘客守则》的执行,还是需要乘客们的自觉以及互相监督。

  “这就像公交车一样。”她说,“我们的列车长也会通过广播不时提醒乘客,不要在车厢内饮食或乱扔废弃物,给有需要的乘客让座。”

  派发小广告的人曾因有乘客举报

  被抓个正着

  昨天本报报道,碰到乘客在地铁上有不文明的行为,最好的处理方法,是拨打杭州地铁服务热线,由地铁工作人员来处理。那么,有没有乘客曾经拨打热线电话,反映过这类事情,并阻止了此类不文明行为呢?

  “没有接到过举报乘客在地铁车厢内吃东西的电话,不过,我们曾经阻止过一名乘客在地铁车厢内派发小广告,这就是乘客通过电话告知的。”杭港地铁相关负责人说。

  她告诉记者,大概是1个多月前,杭州地铁服务热线接到一名乘客的电话,称有一名乘客在地铁车厢上派发小广告,并且告知了列车的大致位置、车厢编号,以及行进方向。

  “我们马上通知了列车前方站的站务人员。”杭港地铁相关负责人说,“地铁靠站后,我们的站务人员上车找到了那名派发小广告的人,把他劝下列车,让他不要再在地铁里发小广告了。”

  不过,记者也了解到,在地铁车厢内派发小广告,是违反轨交运营管理办法的行为,因此有处理依据,但饮食等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不过,之所以把在车厢内饮食等定义为不文明行为,肯定是因为这些行为影响到其他人,“这是一个公共的道德准则。”

来源: 今日早报 作者: 吴佳妮 编辑: 巫婧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