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住型限价商品房,看到这样的名称,你是否会晕一下?
据报道,2013年北京计划建设2万套自住型“限价”商品住房,由于每平方米房价已设上限,单套总价基本限定在200万元以内。
同时,有关部门仍承诺,今后北京每年都将投放此类限价商品房,并占新建商品住房市场份额的40%到50%。房价高企的今天,保障房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可“限价商品房”却给市场带来新的冲击。限了价的商品房,能和普通商品房一样吗?这块打折蛋糕,先吃上的又会是谁?
【算账】
限or不限90平方米差价70万
说起来,限价商品房,并不是什么新鲜概念。
早在2006年,北京市有关部门就曾提及“限价商品房”概念。据媒体报道,时任北京市建委副主任苗乐如解释,限价商品房是通过在土地、项目招投标时,为其设定最终的销售限价。
这一表述,与2013年推出的限价商品房并无二致。
不过这一概念并未在7年前成为现实,2007年出现了“两限房”,一种介于保障房与商品房两种体系之间的产物。巧合的是,在已有的“两限房”房本上,其房屋性质亦注明“限价商品住房”。
此“限价”非彼“限价”,按照有关部门的解释,自住型限价商品房可视为“单限房”。2013年9月4日,朝阳区豆各庄地块成交,单套房屋不能超过90平方米,每平方米价格不能超过2.2万元的规定,相当于界定了单套房价不超过200万元。而目前该地段普通商品房,房价已升至3万元每平方米左右。
这也就意味着,一套90平方米的小三居,“限价房”与普通商品房,差价约在70万元左右。
这笔账人人会算,这样的香饽饽,谁能先尝?面对这一问题,北京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曾解释,自住型商品住房管理办法有望近期出台,限价房将面向自住型、改善型住房需求家庭,保障房轮候家庭可优先购买。
但是这一解释,很难与现行保障房体系相匹配——按照目前北京市对保障房申请者的高限标准,两口或三口之家的申请门槛为“年收入8.8万元,家庭总资产57万元以下”。显而易见,如果申请者严格符合保障房申请标准,则没有能力“优先购买”更为昂贵的“限价商品房”。
与此同时,限价商品房能对房价高企的现状作出何种影响亦难预料,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便提到,“限房价、竞地价”没有涉及土地制度这一核心问题,因此很难解决房价问题,反而可能产生庞杂的监管分配机制。
一贯对行政手段干预反感的房产界“大炮”任志强,也直言反对限价商品房政策:“这种政策以价格为起点的所有调控政策,就是要把国家或者人民公共的财政权利,通过价格的方式转移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