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尤须规范用字
在江蓝生眼中,对中国语言文字更大的冲击波来自于网络语言的使用。
江苏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告诉《法制日报》记者,汉字“失写症”固然是一种危机,但这一危机的形成大多非主观故意,而网络语言、网络文字对传统汉字的冲击往往是一种主观行为。生造网络文字的主力军多为处于文化积累阶段的青少年,他们的行为冲击了传统汉字,也影响了自身的文化积淀。
“比如用‘88’代表拜拜,用‘MM’代表妹妹,用‘GG’代表哥哥;比如一个‘冏’字,意义特别丰富,不同的使用环境中意义也不一样……”这名教师说。
杨淑娟告诉记者,网络语言还在中学生写作文时被大量使用,以至有的地方语文试卷中还注明“不允许使用网络语言”。
除此之外,《法制日报》记者还发现,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普及,自造字、古汉字、日本汉字、港台字形等也纷纷涌入网络,网络空间用字不规范的现象日渐普遍。
在不久前召开的首届《中国汉字书写和传承高峰论坛》上,江蓝生在演讲中对此类现象进行了批评:“前辈有一句话叫‘敬惜字纸’,就是说这张纸上有字是不能乱扔的。这种对自己母语敬畏尊重的传统现在到哪去找?在互联网空间中,部分网民随意地以汉字进行调侃、戏谑,歪曲一些字的形音义,解构汉语语法规则,这些汉语表达的不规范性和粗鄙化倾向,正在消解汉语汉字的美感。”
她认为,长此以往,作为母语的汉字本体就会发生蜕化和异化,它反过来又会侵蚀我们的精神和文化,其恶果已经初步显现,因此必须倡导写规范字的风气。
王宁也在论坛上提出,信息时代尤其需要倡导汉字的规范化,唯此才能保证其传播特别是网络传播的信度和速度。
《法制日报》记者了解到,我国早在2000年10月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
2002年教育部还出台的《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对中小学为学生写好汉字创造环境、提供必要条件等提出了要求。
今年8月19日,历时10年研制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布,这是对50余年来汉字规范整合优化后的最新成果。
在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李卫红提出,《通用规范汉字表》是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必要的配套规范。其发布实施为社会各领域提供了科学适用的汉字规范,为加强语言文字规范管理,促进依法行政,提升政府公共管理服务水平提供了基本依据,为建设规范的社会用字环境夯实了政策基础。
李卫红同时提出,平稳有序地实施《通用规范汉字表》,推动规范用字,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