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娱乐频道 > 动漫游戏
《新丝路》揭秘中国失传武学黑杀枪法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9-17 14:57:55

  中国武学博大精深,随着悠悠历史长河的洗涤,很多武学逐渐失传。而在近期开测的3D玄幻网游《新丝路》中,这些失传的武学、门派却被一一还原,其中包含被正派门系所遗忘的“黑杀门”浮出水面,黑杀门虽然属于中原正派门系,但是他们的独门武学黑杀枪法却相当威武霸气,让邪教教众都胆战心惊。黑杀枪法是黑杀门的祖师融合了江湖中的枪术和大刀术的基础上创建的枪法,跟其他正派门系的武功不同的是它的目的不是单纯的武功修炼,而是置对方死地的杀伤性武器。每一个招式中都蕴涵着无限杀气,霸道而破坏力强的黑杀枪法也凸显了黑杀门霸气的性格,故而江湖人对于“黑杀门”的点评褒贬不一。

  新丝路

  灭绝枪系列

  不论什么绝世武功都需要练好基本功。黑杀枪法的基本修炼从灭绝枪开始。

  枪和大刀属于较长的武器,因此在武器所及范围以内,必须能够不受敌人和障碍物影响,自如展开招式。所以,兵器所及范围内,必须刺穿所有敌人。灭绝枪成为黑杀枪法的必修基础武功。

  灭绝狼牙枪,喷涌狼牙般犀利的内力,刺穿所有枪和刀所及范围内的敌人,双手握枪用力向前刺。

  灭绝枪系列

  血轮舞系列

  因为使用枪和大刀不能装备盾牌,所以对远程攻击的防御方面不尽如人意。为了屏蔽这一弱点,需要能够对付远程攻击的招式,而汇总这些招式的武功就是血轮舞。血轮舞能够造成风的结界,降低敌人的魔法攻击威力,使其弹出。黑杀枪法中唯一一个防御型武功。

  血风轮舞,回转枪技,制造血的风浪。血风波及面极像一面扇子。

  血轮舞系列

  黑杀枪系列

  是否遗忘了血雨腥风新丝路江湖中的黑色杀气?从黑杀枪系列开始体现黑杀枪法的真功夫。黑杀枪术是世代相传的黑杀门代表武功,能够攻击前方范围的复数敌人。

  黑杀鬼神枪,具有击碎千年巨岩的力量。

  黑杀枪系列

  离魂枪系列

  黑杀枪法的所有枪术单次攻击中,离魂枪的破坏力最为惊人。巨大的打击能够使敌人失魂般昏迷。

  离魂枪-动,具有震动对方魂魄的强烈的攻击力量。

  离魂枪系列

  鬼枪术系列

  黑杀枪法以攻击为主的武功,经常露出破绽给敌人,尤其弱于后方攻击。因此黑杀门的弟子认为与其消极防御不如主动攻击,最后潜心研究出了鬼枪术。以自己为中心,抡起武器旋转一周,防御身后的弱点的同时攻击周围复数敌人。

  鬼枪术-落花,既有风度又有威力的鬼枪术第一式。

  鬼枪术系列

  破轮枪系列

  枪术的奥妙在于优美的圆和曲线型的连续攻击。飞天剑的特点为快而柔,黑杀枪的特点则是破坏性强,动作幅度大的连续攻击。破轮枪分为两个分支。一是力量为主造成大伤害,二是动作幅度大,攻击范围广。一共传下6种枪术,各个枪术的名字取自黑杀门供奉的神。

  破轮枪法第一式飞虎,如飞虎般敏捷强烈地连续攻击三次,黑杀枪法的基本动作。

  破轮枪系列

  飞龙系列

  剑法的最高境界为人剑合一,枪和大刀的最高境界则为[飞龙]。虽然不如人剑合一剑术自如使用自己的武器,但用必杀的神力,将枪或大刀掷向敌人,敌人必死无疑。

  飞龙-流,飞龙降河第一式,龙如流水般汹涌而来,故称为流。

  飞龙系列

  黑杀强身术(被动)

  黑杀门通过修炼外功来克服自身武功防御上的缺陷,吸收相传已久的铁砂掌或铁布衫等外派气功,修炼了黑杀门的独门外功-黑杀强身术。这是一种通过柳木棒拍打身体,强化皮肤和肌肉,增加体力的修练法。

  黑杀强身术,永久增加一定数值的最大HP点。

  不灭霸王甲系类

  通过外功的防御客服不足的黑杀门,看着渐渐变强力的敌人费尽心思创案出新的防御武功不灭霸王甲。

  不灭霸王甲,可以把一定时间内对连接目标受到的伤害,分担给所有队友。

  习绝世武功,鉴赏最火网游, 2013年最火的3D玄幻网游《新丝路》期待您的到来!

  【关于《新丝路》】

  《新丝路》是享有‘韩国暴雪’之称的顶尖网游开发商JOYMAX研发的的幻想类MMORPG游戏。这款作品以丝绸之路的兴衰为背景,横跨古代中国、古代波斯和古代欧洲。新丝路的世界里不存在固定的职业。所有玩家自由行动、成长。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相互转换。目前《新丝路》已在全球多国成功运营。此次《新丝路》中韩联手再次打造,并特别针对国服玩家需求,新增众多全新游戏内容。

来源: 人民网-游戏频道 作者: 编辑: 刘彩娟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