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建邺区云锦路上的幸福河畔,一名女子与丈夫、儿子一起,将一筐约50多条黑鱼倒入幸福河。
“这鱼是我在菜场买的,我想通过这种方式,增加河水生物多样性,完善河水里的生物链,以达到治理水质污染的目的。”她说。
这名女子叫徐静凤,是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城市科学系一名老师。5年来,她自掏腰包近20万元,买来鱼螺等生物投放江河,以生物治污的方式,治理水质污染。
自费购买鱼螺投放河中
昨天上午9点半,记者在幸福河边的幸福桥上看到,徐静凤与她的丈夫和儿子坐在一艘船上,当船行至河中间时,她让丈夫帮忙将一筐黑鱼倒入了水中。
“前几天我刚来幸福河放过甲鱼和螺蛳,数量比这次多,光甲鱼就有130多只,花了1000多元钱。”徐静凤说。
为什么要在河水里投放鱼螺之类的生物?徐静凤解释,这样有助于净化水质。治理水污染有化学方法,也有生物治污方法,在水里投放一些高营养级生物,就属于生物治污的方法。据了解,包括鲶鱼、甲鱼等鱼类都属于高营养级生物,可以吃水中一些低营养级生物和有机碎屑,从而间接降低水质中氮、磷含量。螺蛳、贝壳也可以摄取藻类、有机碎屑等,从而达到净化水质效果。
5年投放鱼螺花费近20万元
徐静凤第一次投放鱼类还是在2008年。当时,在大学里从事环境教学的她,一直想着要为社会做点事。
“水质治理我比较有研究,因此选择了这个作为突破口。”徐静凤说,那次,她到水产市场,一次买了几十箱鲫鱼、黑鱼、黄鳝等,花了1万多元钱,在三汊河将这些生物全部投入长江。
此后,徐静凤一发不可收,每个月都要花几千块钱用于购买各种鱼类和螺蛳等生物。外秦淮河、南湖公园等地,她都投放过。还有一次,她在菜场门口看到有人卖大甲鱼,两只大甲鱼要1400元钱,她毫不犹豫地买下了。为了不让甲鱼死掉,徐静凤和丈夫开着车,赶到安徽巢湖一处4A级生态区将甲鱼投放进湖水里。
5年来,徐静凤花在生态治污上面的钱,已近20万元。
见证南京水质改善
徐静凤说,投放鱼螺的同时,她也切切实实感受到南京的整体水环境在变好。
“比如今天投放的这条幸福河,去年我也放过鱼和青蛙。”她说,幸福河不仅靠近她单位,离她家也不远,去年年底,她买了一些鱼投入河水里,过几天去看时,发现鱼翻着肚子浮在水面上。后来,她又先后3次买了青蛙和泥鳅等更容易成活的生物放入河水中,可没几天,河面上又漂起了青蛙的尸体。
“水质太差的话,生物确实很难成活。”徐静凤说,一开始,她在秦淮河等水域放养鱼螺时,因为水质污染较重,也发生过类似现象,不过后来,随着治污的进行,水质得到了大幅度改善,这种情况越来越少。
今年下半年,随着幸福河的水环境治理工程开展,水质从劣五类达到了景观A类水标准,徐静凤投放的鱼螺再也没有翻着肚子漂上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