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教育频道 > 父母天地
徐州“超级中学”家长 不满食堂数百人为子女送饭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9-16 09:23:32

  沛中的学生都是尖子中的尖子,承载着一家人的希望,家长嫌学校伙食不好,每天中午都给孩子送饭

班级众多是超级中学的标志性特色

  全县(市)超过三分之一的高中生都被收入囊中,包揽80%的本科上线人数,网罗了整个地区最好的生源、师资,规模巨大,少则数千人,多则上万人,这就是“超级中学”。在江苏徐州乃至苏北,各县(市)一中,几乎每一所都是“超级中学”的标准样本。

  现代快报记者在徐州调查发现,近十年来,“超级中学”通过建新校、兼并弱校等方式不断壮大,在成为各县(市)教育界龙头老大,承载整个地区期望的同时,也带来了教学质量下滑,管理成本、社会成本剧增等负面效应。

  是什么推动了“超级中学”的诞生?它的存在对中学教育有着怎样的影响?在“超级中学”受到热议的同时,通过“超级中学”的发展史,以及对整个苏北地区扫描,能够发现它所带来的弊端已经逐步显现。

  学生

  压力,压力,压力之下没有存在感

  沛县中学位于沛县城东外环边上,是120万沛县人眼中的大学摇篮,是当地优秀初中毕业生的首选,也是有着超过五千名在校生的超级中学。

  上午11点半,孔翠(化名)下了课之后,随着人潮来到食堂二楼。她母亲早早把饭做好,放在保温饭盒里,正在食堂等着她。洗完手,孔翠快步走到母亲旁边坐下,抓起饭盒快速吃了起来。对于刚读高三的孔翠来说,多一点学习时间就意味着多一分成绩,她不想把时间浪费在吃饭上。

  半个小时之内,高三学生用餐完毕,家长们收拾好饭盒回家,顺道去趟菜市场,为晚饭准备食材。学生们则离开食堂回到教室。学校有午间“静校”的规定,老师会进班执勤,这意味着在下午上课之前,他们不能外出活动,甚至连体育活动都被禁止。只能呆在教室里,要么睡觉,要么看书学习。孔翠一般都会趴在桌子上睡半小时,虽然很多时候都是睡不着的,但休息一下总是对下午上课有好处的。学校规定,每天早上6点20分前到校,午餐半个小时,之后是半个小时小练习时间和40分钟午休。晚自习上四节课,接近晚十点才放学。每个月放假半天,学生可以自由活动。

  孔翠的老家在距离县城30多公里的乡下,她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在县城读书,母亲在学校旁边租房,全职陪读。“小学在正阳读的,高中在沛中。”中考时,孔翠成绩优异,能排进全校前五十名,但是成绩好并没有让她有优越感,“成绩比我好的同学还有很多,不像初中的时候,我基本都是全校前三名。”进入高中,让孔翠感觉不到存在感,这样一所学生人数超过五千的巨无霸中学,让她感受到的是无处不在的压力。

  孔翠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就读高中两年多以来,她的成绩不增反降,“都说沛中是沛县最好的中学,但是在这里压力太大了,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生怕别人比你多看一分钟书。”现在孔翠的成绩只能徘徊在年级一百名左右,“前五十名才是老师的重点关注对象。”不过,如果放到沛县其他任何一所学校,孔翠的受重视程度会立刻改观。“在其他学校进前十名肯定没问题,学习压力也会减轻。”

  家长

  半封闭管理方式下,形成陪读送饭一族

  给孩子送饭,或许是沛县中学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上午11点,学校保安会在校门外的广场上用白石灰画线,标注出停车区域和通行区域。二十分钟后,从县城四面八方赶来的学生家长,拎着饭盒进校。在等待孩子下课的时间里,家长们会坐在一起沟通学习经验,或者议论一下学校又出台了哪些新举措,对孩子成绩的提高会不会有帮助。

  一开始,学校并不允许家长送饭,但近两年以来,沛中采取了半封闭的管理方式,提倡学生住校,吃食堂。这很快便引来家长们的一致反对,他们认为学校食堂饭菜没有营养,坚决要求校方允许他们送饭到校。无奈之下,校方只好“网开一面”,但要求家长们只能在规定时间把饭菜送到食堂。据悉,每天为子女送饭的家长就有数百人。

  当地教育部门一位官员称,沛中在扩张之后,教学质量不断下滑,从在徐州名列前茅滑到了中下游。三年前,经历了一场教师停课风波后,原县发改委主任临危受命,调到沛中担任校长。随后,沛中便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教学质量下降,和学校规模过大密不可分,当然和好老师、好学生流失,徐州一中到各县市区掐尖也有关系。”这位官员表示。

  学校

  急速膨胀,一个超级中学的发展史

  高一22个班,高二30个班,高三30个班,这是县教育局对一所中学的班级设置要求,可是现代快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仅高三就有33个班。另这所中学还有15%的择校生招生比例。这是一所较为典型的超级中学,2013年该校二本上线677人,应届生上线人数占全县总人数的80%以上,囊括全县前三十名高分学生。中考学生中,一千名以内学生有一半以上被该校录取。沛县教育局负责人表示,沛中的择校费最高不超过2.5万元,但记者发现该校择校费并不止2.5万元,一位家长表示他的孩子是交了三万块钱才上沛县中学的。

  一家独大

  一度在校生近万人

  沛县中学始建于1923年,1980年学校被江苏省教委确定为首批办好的省属重点中学,1993年通过省重点中学验收,2010年晋升为省四星级高中,是迄今为止,该县唯一一所四星级高中。沛县中学的扩张始于本世纪初,这一时期同时也是高校扩招的开端,“高校扩招之后,各地中学开始扩张,为了应对突然增加的大学生数量。”徐州市区一所知名学校负责人告诉记者。

  2001年,沛县中学启动新校建设,在城东靠近外环的地方,占地235亩,建筑面积81292平方米,按当时规划,可以容纳超过90个班的学生。主体建筑有教学楼、综合楼、图书馆、餐厅和学生公寓等15栋,教学、生活、体育等设施均按四星标准建设。

  据该校一位领导介绍,当时沛县财政无力支持新校建设,学校只好自筹资金,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教职工的集资,“总额应该有几千万。”随着新校的启用,在东西两个校区的情况下,沛县中学学生人数迅速从原来的三四千人,膨胀到近万人。“大概是2003年前后达到顶峰,两个校区有接近一万名学生。”但是,新校启用并未和想象中那样,既实现本科率的激增,学校又能有序发展。相反,学校上线率及上线人数在徐州全市排名逐渐下滑。

  急速膨胀带来质量滑坡

  2010年11月8日,包括沛县中学在内的多所高中的教师停课。根据媒体报道,停课源于教师工资被拖欠。他们基本都是高三年级教师,停课后学生只能上自习。沛县中学当时三个年级全部停课,时间长达数日。

  回顾当时的情景,沛中一位校领导称,教师工资被拖欠在当时是普遍现象,在徐州乃至苏北很多地方都出现过,随着上级的重视,问题逐步得到了解决。

  为制止教学质量的下滑,沛县县政府特将当时的县发改委主任调到沛中担任校长。此后,该校筹集资金4500万元,兑现结构工资、高考奖金等,解除了教职工的后顾之忧。同时还在食堂引进市场竞争机制,以改善师生饮食质量。在该校今年3月份的一份汇报材料中,分析了教学质量下滑的原因:2010年、2011年沛县高考处于低谷,优质生源外流现象严重,2008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有540多名优等生远赴外地学习,对高考上线人数影响很大。同时,在规范办学形势下,对如何减负增效还处于探索之中,致使2010年和2011年高考成绩不理想。

  随着生源的不断减少,沛县中学也从最高峰的近万人,逐渐缩小到现今的五千多人。老校址也成了歌风中学的校园,兴办引进如皋办学的歌风中学是当地为迅速改变教育质量下滑颓势,所采取的举措之一。

  高考上线人数占全县八成

  据沛县教育局副局长吴修坤介绍,沛县今年高中生有15000多人,分布在全县七所高中。2013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一千多人,其中沛县中学就接近七百人。根据沛县中学提供的材料显示,2013年该校二本上线677人,应届生上线人数占全县总人数的80%以上,囊括全县前三十名高分学生。中考学生中,一千名以内学生有一半以上被该校录取。“中考录取的时候,沛中、二中、歌风中学是第一批次,优质生源基本都被这三所学校瓜分。”吴修坤说。

  按照县教育局的要求,沛县中学高三、高二分别设30个班,高一设22个班,每班人数为42人。记者实地走访发现,仅高三就有33个班。除了收取分数线以上初中毕业生,沛县中学有15%的择校生招生比例,“择校费最高不超过2.5万元,二中不超过2万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可能一刀切,还是要按照分数来收取,比如比分数线低一分的,可以收一万,分数太低的,最高收2.5万。”

  记者实地走访发现,事实上择校费并不止2.5万元,一位不愿具名的家长明确表示他的孩子是交了三万块钱才上沛县中学的。此外,还有不少是其他学校过来的借读生,也要缴纳数万元的借读费。“有一部分借读生,但不是太多,择校生今年高一只收了一百多人。”沛中的一位校领导说。择校生的数量多少,意味着学校收入高低。

  延伸

  苏北县(市)“一中”普遍偏大

  像沛县中学这样,在一个县(市)中一家独大,几乎垄断了整个县(市)最优质的生源、师资和其他各类资源,成为当地当仁不让的超级中学,甚至在行政级别上都要比其他中学高了半级,在徐州乃至整个苏北地区十分普遍。

  据邳州市运河中学一名管理人员透露,近10年来,该校急速扩张,从原来的初高中一个校区,三四千名学生,扩张到目前四个校区,初高中学生人数超过万人的巨无霸。

  睢宁县高级中学也是当地的巨无霸学校,根据其官方网站介绍,学校拥有南北二个校区,占地500余亩,其规模远超沛县中学不足三百亩的校园。丰县中学有初高中在校生九十多个班,超过五千人。记者通过对其官方网站上学校简介进行归纳发现,苏北其他县(市)的一中,超过一半的学校学生超过五千人,占地面积普遍都超过三百亩。

  徐州市区一所知名中学负责人曾调研过多所苏北中学,在他看来,一家独大的情况十分普遍,甚至学生人数过万人的学校也有不少。“有的通过建分校,有的扩建原址,一个班的学生人数少则四五十人,多则七八十人,通过封闭或者半封闭式管理,极力挤压学生课外活动、休息时间,来争取学习时间,从而保障上线率。”名校录取人数和本科上线人数,是各地中学的追求目标,在他们的工作总结中,最突出的政绩也就是当年本科上线人数。“但是规模大不等于本科上线人数多,而往往会带来负面影响,比如择校费、家长陪读等等。”

  与县(市)一中一家独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地其他中学上线人数极少,甚至出现零上线。据运河中学一名管理人员介绍,该校2013年本科上线人数1000多人,全市其他高中上线人数加在一起不足两百。“有好几所学校都是个位数甚至是零上线。”

  幕后

  为政绩也为金钱

  此前,新华社的一篇报道显示,“超级中学”背后的“超级利益”,固然有学校教职工、尤其是校长们追求名利双收的因素,但地方政府打造教育经济和扭曲的政绩观也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现代快报记者调查发现,苏北超级中学扩张期大多都在本世纪初,他们通过建设新校区、兼并其他学校等方式完成扩张。徐州市区一所知名学校负责人说,当时固然有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但也有政府推动的身影。

  超级中学在当地基本上承载了全县家长的期许,而能否有资格进入学校,也就被看得极为重要了。沛县教育局副局长吴修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沛县中学是我们高中教育的老大,所有的学生—优生被它招进去了,一般的学生通过关系也要进,甚至说差一点的学生也要通过关系进沛中。徐州某县中一名教师告诉记者,学校除了择校生名额外,还会收取借读生,“名义上借读费用三年两万多,实际上已经被炒到三至五万元了。今年高一在籍学生一千两百人,借读生有三四百人。借读费、择校费是学校的主要收入来源。”

  超级中学所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高昂的借读费、择校费,还有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压力,以及高昂的学区房给家长带来的压力。“管理成本、风险,都在增加。”沛县教育局副局长吴修坤说。

  教育部门

  有望逐步缩减规模

  根据《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中小学须“执行学籍管理规定。小学、初中学生免试入学,不留级,不开除。小学、初中每班学生数不超过50人,高中不超过54人”。“高中学生每天在校活动总量不超过8小时,家庭作业量不超过2小时”。事实上,在这些超级中学中,为追求本科上线数量,极难依规行使。

  教育主管部门也意识到“超级中学”的弊端,沛县教育局副局长吴修坤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实践中发现,这种规模巨大的中学并不好,目前徐州市已经开始倡导缩小中学规模,“原则上一个年级低于5个班级的,停止开办,普通高中一个年级最多不超过20个班级。”徐州教育局宣教处有关人士则表示,关于中学缩小规模办学的相关文件并没有出台,“我们也不太清楚此事。”

  规模缩减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吴修坤表示,随着生源减少,教育部门会逐步递减分配给各学校的招生指标,“比如沛中,高三三十个班,但高一只有二十二个班,其他学校也是这样,在逐渐减少。”

  与此同时,徐州教育局在高中招生文件中强调,要求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入学人数达到1:1的比例,2013年徐州市高中阶段学校计划招生8.8万人。其中,普通高中计划招生4.4万人,职业学校计划招生4.4万人。这一举措也有利于减少普通高中入学人数,从而缩小办学规模。“不过这一比例目前很难完成,沛县目前只有两所职业学校,入学人数都不多。究其原因,一是家长的思想观念,二是就业环境。”吴修坤说,南方很多城市目前基本能达到1:1的比例,“这是在当地经济发达,有用工需求的前提下。”

  专家

  一家独大不利于教育多样化

  东南大学高教所所长仲伟俊认为,很多的超级中学都是各地,在原有品牌学校基础上,通过扩建或是兼并、带动其他薄弱学校形成的。各类资源都集中在一所学校并非好事,一是管理成本、社会成本巨大,往往给学校、同时也给学生家长带来困扰,沛县中学大量学生家长陪读就是一例。二是过多集中优质师资力量,反而会造成效率的下降。第三也会影响教育的多样化发展,“我的观点是,教育需要多样化,一个地区只有一所优质学校并不利于多样化发展,所有家长、学生都想挤进这所学校,会制约其他形式学校的存在和发展。”

  在仲伟俊看来,中学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优质教师、学生资源不要太集中,“一个县(市)有几所同等水平的学校,可能更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些品牌中学通过带动其他薄弱学校的方式壮大规模,往往会把这些薄弱学校的优质教师资源吸收进来,实际上,均衡分布在各个学校,更有利发展。”

  沛县中学一位校领导直言,事实上县政府引进如皋办学,将歌风中学、沛县二中和沛县中学一起列为第一批次录取学校,同样是“不想让一家独大,形成良性竞争关系”,但是像沛县中学一样,各县(市)一中在当地的影响力已经根深蒂固,仍是学生家长及教师的入学、就职首选。

来源: 新华网-现代快报 作者: 编辑: 刘彩娟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