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旅游频道 > 经典攻略 > 国外攻略
儿时玩具层层揭秘 俄罗斯套娃制作全过程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9-16 08:14:22

  套娃是俄罗斯最具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玩偶。俄语中的“套娃”,从“母亲”(mati)一词而来。套娃的传统形象是农民家庭里的母亲——一个健壮能干、略有些肥胖、生了许多孩子的俄罗斯妇女形象,胖嘟嘟的木娃娃肚子里又藏着很多小娃娃,也反映了俄罗斯民族对母亲的敬重。今天,俄罗斯生产套娃毛坯的大型工厂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而套娃的精加工,即打磨、上色、绘画等工艺均由一些家庭作坊完成。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俄罗斯博客网站“English Russia”来到小村庄Polkhovskiy Maidan,了解一下俄罗斯最重要的套娃制作地吧。

  

 

  Polkhovskiy Maidan是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州的一个小村庄,几百年以来,一直是俄罗斯最重要的套娃生产地。

  

 

  外面世界的变化沧海桑田,但小村庄似乎没怎么变,一直保持着贴有装饰瓷砖的木房子、崎岖的小路、高大的椴树以及珍贵的套娃制作工艺。很久以前,当地农民从Sarov修道院的修道士那里学会了套娃制作工艺,并一直发扬到了今天。

  

 

  当地人曾经拥有一座专门的套娃生产工厂,但在苏联解体后就倒闭了。现在村民们在家里制作套娃。珍贵的套娃制作工艺也得以代代相传。

  

 

  村民们的生活简单平凡,充满艰辛。他们去森林里伐木,取得木材作为制作工具和套娃的原料。懒得去伐木的村民直接从木材商那里购买木材,通常一买就是满满一卡车(冬天木价是570美元,夏天是670美元)。可是他们也不能总是买到质量好的木材。村民们伐木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一旦被逮到就要交付3300美元的罚金。

  

 

  制作室就好像村民们的家。他们一天当中有10-12个小时呆在里面工作,不然的话挣不了多少钱。

  

 

  

 

  要做这份工作,他们不仅需要体格强壮,也要内心坚韧。套娃乍看起来好像一模一样,但仔细看没有哪两个是完全相同的。它们都是纯手工制作而成。

  

 

  套娃的制作从选择木料开始。质地较软、易于操作的椴木是最适合制作套娃的木料。伐木的最佳季节在早春。因为伐木之后,要等到木材变干、形状固定之后才能使用。在做一整套套娃的过程中,首先要做最小的木娃娃,这个木娃娃是实心的,然后要做一个稍微大一点的由两部分构成的中空的木娃娃,这样如法炮制,制作出的木娃娃一个比一个大。当套娃的毛坯做好以后,剩下的就是染色和上漆了。

  

 

  “爷爷做套娃,爸爸做,我也做……”孩子们子承父业,这里的人们世代以制作套娃为生。

  

 

  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村民们每天都会吸入大量的粉尘。

  

 

  老师正在给孩子们讲述套娃身上装饰图案的含义。

  村里的人们热情淳朴。

 

  

 

  这是一家乡村小店,女人们在这里能买到一些化妆品。不过,做套娃之余,她们能花在皮肤保养上的时间实在不多。

  

 

  套娃上那些生动的形象到底来自哪里呢?是不是身边普通的俄罗斯人就是他们的灵感呢?

  

 

  公交站牌。

 

  这是村子里的“文化之家”。年轻人对村里的生活感到厌烦,经常去城里玩。

  

 

  Maidan的套娃以前只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出售。现在随着电动机床的普及,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套娃被销往俄罗斯其他遥远的城市,乃至世界各地。

  

 

  百年来的套娃制作历史形成了一种传统,这就使得这样的生产模式很难在其地方扎根。村民们风雨无阻地拖着装满套娃的廉价塑料袋,走过村中崎岖的小路,来到交易点,等待着能够在几百名竞争者当中脱颖而出。

  

 

  套娃交易是纯粹的生意,跟艺术一点都不沾边。有五个小件的套娃,卖给收购者时9美元一套,到了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纪念品商店,便摇身一变为235美元一套。

  套娃和其他纪念品一起等待被收购。

 

  

 

  随着套娃越来越受欢迎,新的元素融入了套娃的艺术风格。

来源: 环球网 作者: 编辑: 陈苹苹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