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县汪女士日前接到一个来自河北“警方”的电话,对方称她的身份信息被人冒用后实施犯罪。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汪女士向对方汇款37万元。所幸在常山警方以及银行的及时出手下,成功冻结了32万元。
【河北“执法人员”来电】
9月6日11时许,汪女士家的座机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称信号不好,要她告知手机号码,于是汪女士将自己的手机告诉对方。
电话那头是个男的,自称是唐山市交警大队的大队长叫“刘伟”,并且先报了下汪女士的身份证号码进行了确认,随后称汪女士办了一张医保卡,在医院透支了15680元的理赔金。
“刘伟”又问汪女士是否在居住地工商银行办过业务,说汪女士的身份信息被当地工商银行主管“王艳”冒用,办了一张银行卡,并在唐山消费了216万元,目前“王艳”已经被抓了。最后还告诉汪女士,由于涉案金额巨大,她也逃不了关系,河北公安马上就要到汪女士的居住地处罚她一家人了。
听完对方的话后,汪女士心里隐隐地感到一丝害怕了。
【汇款37万证明“清白”】
当对方感到汪女士心里有所反应后,又称这件事是河北省唐山市法院执行庭“周警官”办的,然后把电话转给了这个“周警官”。
“周警官”是个女的,照例核实了下汪女士身份信息后,对方称只有她才可以救汪女士,要她将家中所有的资金转到其提供的账户上,用于查清案件的事实,第二天上午会把钱还给汪女士的。汪女士信以为真,就到工商银行用自己的卡分两次汇给了对方37万元。
9月7日上午,回过神来的汪女士觉得不对,发现被骗,于是马上报警。
【争分夺秒冻结32万元】
常山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民警接到报警后,立刻根据电信诈骗案件紧急止损处置流程,在银行营业时间开始前带领汪女士火速赶到银行,第一时间对被骗资金流向进行查询。
获悉犯罪嫌疑人银行账户中还有32万元赃款未取走,为保证止损成功,与犯罪嫌疑人展开争分夺秒的较量,民警兵分两组,一组民警在柜台启动快速冻结账户程序,另一组民警迅速通过网上银行平台对犯罪嫌疑人诈骗的银行账号进行干扰,以故意多次输错密码的方法使该账户被临时停用,无法进行存取款等操作。
在民警与银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32万元赃款被成功冻结,目前,警方正在调查犯罪嫌疑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