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李嵩·西湖图
陶范的一面刻有两个篆文,相对着像两颗子弹头的是“五”,而它相对的那个笔画繁复的字则是“铢”。
每一组陶范厚3.5毫米,样子很像“巨无霸”奥利奥饼干
西湖究竟形成于何时?
西汉时期的杭州究竟是怎样的?
古代书籍中对于这些内容的记载,少之又少,人们的研究也仅限于一些理论上的推测。
人们一直以为,西汉时期,西湖东面还是一片汪洋,根本不会有人类居住。
昨天,记者却在南宋钱币博物馆里看到了一件朴素的陶土制品,它叫西汉五铢钱叠铸陶范。别小看了它,专家说,它有可能将重新定义西湖形成的年代,以及告诉我们,在西汉时期,杭州的城市发展究竟到了什么程度。
它,来自延安路地底下。
造地铁废土堆里捡到的宝贝
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
“最初,是收藏品市场的人把东西送到博物馆的。我一看,基本断定应该是制造西汉五铢钱的叠铸陶范。”见到这件颜色灰白、形态质朴的“石头玩意”,南宋钱币博物馆馆长屠燕治当即就激动了。
他详细打听了这件东西发现的地点,渐渐摸清了脉络。送东西的人说,这件东西来自余杭东西大道的废土堆,是当地农民在平整土地时发现的,而这些废土源头,则是杭州延安路龙翔桥、工联大厦段造地铁时,挖出的废土。
“以前大家都认为,东汉前,当时人们居住生活的地方应该是在西湖西面,而西湖东面,现如今的延安路以东,则是汪洋一片,没有人居住。”屠燕治说。这次发现西汉五铢钱叠铸陶范的地点,是在延安路上的地铁工地。这个地点,透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它在西湖的东面。
这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那时,西湖的东面应该已经有陆地了,西湖也已经形成了。第二,这里不仅有陆地,而且城市也有了一定的规模。“有官方的铸钱机构,说明这里已经有行政建制,有一定的人口定居,商贸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屠燕治说,这是研究西湖形成、杭州城市化发展非常重要的实物证据,让人们对杭州的城市发展有了全新的启发。
西汉时政府铸钱用的模子
样子很像“巨无霸”奥利奥饼干
什么是叠铸陶范?屠燕治说,它就是制造钱币的模子。收藏在南宋钱币博物馆的这件叠铸陶范,一共有6组单片陶范叠压在一起,每一组陶范厚3.5毫米,样子很像“巨无霸”奥利奥饼干。陶范的颜色是灰白色的,摸起来像紫砂壶,有点毛毛的感觉。
一组陶范上面共有4枚钱币的模子,2枚是正面,2枚是反面。与之对应的另外一组陶范,位置正好相反。这两组陶范组合重叠在一起,可以制成4枚钱币。
陶范的一面刻有两个篆文,相对着像两颗子弹头的是“五”,而它相对的那个笔画繁复的字则是“铢”。小铜钱外圆内方,象征着天地乾坤。“铢”是古代的一个重量单位,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为一铢,“五铢”实际上很轻很轻。
记者发现,陶范上有一个凸起和凹进去的小东西。“这个叫乳丁,一个阴,一个阳”,屠燕治解释道,为了让两片陶范可以纹丝不差的对齐,每一组陶范上都有一对阴阳乳丁。“这样铜钱的正面和反面就不会有偏离了。”
事实上,这样的叠铸陶范不止6层。“我曾经见到过19层的叠铸陶范,但是后来这件东西流入到了山东。”屠燕治口气中带着惋惜。
屠燕治拿出了他之前收藏的钱币。“你看,这是我收藏的西汉五铢钱,可以刚好放进这个陶范。”屠燕治说,据他分析,这个陶范应该是西汉宣帝四年(公元前58年)前后的铸范。而且他还特地请教了中国钱币博物馆、中国钱币学会的专家,大家都认为,这应该是西汉时官家的叠铸陶范。
长江以南第一次发现
如此完整的叠铸陶范
古人如何用陶范制钱币呢?屠燕治指着陶范中间一个方形的孔洞说,“熔化好的铜水(不是纯铜,还有别的合金成分)从孔洞中注入,流入每一层的事先制好的凹槽中。”等到铜水冷却凝固后,工匠们会把陶范击碎,只留下一株“钱树”。为什么叫钱树,因为留在中间方孔内的铜水冷却后像“树干”,钱币就长在“树干”四周,一层又一层,很像“树叶”。接着,工匠们会把铜钱从“树干”上“掰”下来,然后,再进行精加工——把铜钱进行细细打磨,直到铜钱边缘的毛边磨得光滑为止。
这样由6组陶范组成的叠铸陶范,一下子就可以制作18枚钱币。
“在北方也发现过西汉时期的铸钱陶范,但是长江以南发现这样完整的西汉五铢钱叠铸陶范,还是第一次。”屠燕治说。
五铢钱是西汉汉武帝时期开始流通的货币。五铢钱轻重适中,合乎古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价格水平对货币单位的要求,因而在汉武帝以后的西汉、东汉、蜀、魏、晋、南齐、梁、陈、北魏、隋均有过铸造,历时长达739年,是我国历史上铸行数量最多、时间最长、最为成功的“长寿钱”。五铢钱奠定了中国钱币圆形方孔的传统。西汉时的五铢钱有郡国五铢、赤(侧)仄五铢、三官五铢、宣帝五铢以及小五铢,金五铢等等。
-新闻深一度
杭州西湖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学界认为竺可桢“泻湖”说较为可靠
西湖究竟是何时形成的?记者进行梳理,发现大致有如下几种说法:
一是“筑塘成湖”说。
此说认为,西湖本与海通,东汉时钱塘官民为防止海水侵入,筑起了一条“防海大塘”,西湖的雏形就在其中形成(钱塘县治迁入塘内,这就是现在杭州市的前身)。
二是“火山爆发、岩浆阻塞海湾”说。
此说由日本学者石井八万次郎在1909年提出,他认为杭州西湖与日本的中禅寺相似。西湖南山古生代岩层的山坡,溪水长流,为北山的火山岩堵塞而成。
三是由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在1921年提出的“泻湖”说。
他通过反复的研究考察,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科学推论,认为西湖在远古原是钱塘江口的一个小海湾,后来由于涌潮夹带的砂土堵塞其湾口,而逐渐形成了一个内湖,即后来的西湖。
四是“沼泽”说。
因近年来有地质学家经对西湖东岸钻孔采样,发现4米深的地下已有2600多年前的陆上水生植物,因此认为,杭州西湖还不是一个典型的“泻湖”。关于它的形成机制和确凿年代,还留有许多未解的谜团。
尽管如此,大多数专家经过勘测研究,还是认同竺可桢的“泻湖”说。这个学说认为,至少在距今2000多年以前,西湖还是一个与钱塘江相连的浅海湾。现在的杭州城池,除个别山岭以外,几乎全部都淹没在海水之中。耸立在西湖南北的吴山和宝石山,就是当时环抱这个海湾的两个岬角(指面向大海而突出的陆地尖角)。随着海水的不断冲刷,泥沙越积越多,终于将两个岬角淤积起来,逐渐变成了沙洲。再后来,沙洲又不断向东、南、北三个方向延伸,最终导致吴山和宝石山的沙洲连成一片,把海湾和钱塘江分隔了开来。于是,留在内侧的海水,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内湖。这在地质学上叫做“泻湖”。杭州西湖的雏形,也就由此诞生。与历史印证,此说也较为可靠。
相传公元210年,秦始皇东巡会稽(今绍兴)时,就曾在宝石山下停船,缆舟休息,故在如今的宝石山麓,还留有“秦皇缆船石”的遗迹。那时的杭州湾,可以用船直达现在的灵隐一带。一直到了隋朝(公元581-618年),这个“湖泊的形态才基本固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