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治堵,北京先后采取了限牌、限行、停车费涨价等措施解决拥堵,但交通形势依然严峻,9月2日公布的“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提出,将“研究制定征收交通拥堵费政策”,此消息一出引起广泛热议。
媒体各抒己见:城市管理陷入“懒政思维”?
征收拥堵费的消息一经传出,各大媒体都在各自首要的位置刊登、播出了相关的新闻以及评论等。人民网发表评论:收取“拥堵费”是不是“懒政”思维?文章指出“收费‘治堵’,从道理上也讲不通。被堵在路上的人本身就因拥堵耗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却还要反过来向有关部门缴纳‘拥堵费’,这种权利和义务的‘倒置’很容易招致公众的反感。”北京青年报也发表文章称:交通拥堵费是让政府从错误中受益,文章提到了“交通拥堵费,实际上是让车主为政府的错误埋单,让政府从自己的错误中受益”
应该说,交通部门为治堵想了很多办法。想要找到好的“治堵妙计”,需要科学的“顶层设计”,摸索出一套科学、民主的决策流程。而不是让车主承担着无限的责任,所有的治堵政策都要在打车主的主意。
要治堵,一方面需要对政府治堵的政策进行考核,不能无限制地错了再试;另一方面需要对治堵的权力进行限制,防范地方借治堵敛财。不能出现这样的逆向激励:城市越堵车,反而对政府越有益,因为可以冠冕堂皇收更多的费。
街头众说纷纭:会不会是变相乱收费呀?
“我觉得挺好的,国外不是就在实行么”
“我觉得不合适,那是不是收费了以后,再堵车还要退我们钱啊?”
“堵的地方收费了,大家就绕着走了,可绕的地方再堵了,也收费么?那是不是以后我们上路就要收费啊”
“收也要看是怎么个收法吧,还有我们以前交的养路费啊啥的算啥啊,希望这个不是一些部门变相收费的理由啊”
高速广播的记者在街头采访时,有市民赞同,也有市民提出了质疑?大部分的市民表示了不理解,虽然政策还没有正式出台,但是传出的风声,让大家困惑不已,更有人直接表示了不满。
虽然新加坡、法国等很多国家都实行征收拥堵费存在成功案例,对治理拥堵有一定的效果,但也有大量的失败教训。而且那些国家,和我们国家的情况不一样,我们国家征收拥堵费适合我们的国情么?这个费用的征收是否是真正站在了老百姓的立场上?
法律人士:到底谁造成了北京的拥堵?
就征收拥堵费一事,北京首义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范金国,“征收这个费,我们要看他到底合不合理,按照这个说法,是不是我们遇到拥堵了,烧了自己的油,还浪费了自己的时间,政府应该给我们钱呢?不是这个道理”,范律师表示,即使要征收拥堵费,也是应该由政府在广泛的征求民意以后,出台相关的政策,而不是由某个部门发布的一纸红头文件。
的确,一个政策的出台,要经过多方考证,详细论证,交通拥堵费作为政策选项发挥作用的前提是,经济刺激足够有效。然而北京等大城市的私家车,是不是真的要比营运性车辆、公务车、公共交通车辆等其他类型的车辆都要多、更容易造成拥堵?如果这个设问不成立,通过收取拥堵费来缓解拥堵就成了空话,也就失去了引入这项政策的合理性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