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消费频道 > 消费新闻
8品牌月饼检测报告:防腐剂含量各异 洋品牌质量亦堪忧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9-06 14:04:11

  今年8月,《消费者报道》为了检测市面月饼质量和安全,在广州的超市及咖啡店购买了广州酒家、莲香楼、香港美心、香港荣华、澳门永辉、雪贝尔、COSTA、太平洋(行情,问诊)咖啡等8个消费者熟知的国内外品牌月饼,送至广东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进行重金属、黄曲霉毒素B1、防腐剂含量以及月饼托中塑化剂(DEHP、DBP)含量检测。检测结果显示,8个品牌除了月饼托均检出含违禁塑化剂之外(详见《消费者报道》第三方送检:8品牌月饼包装含“禁用塑化剂”),重金属、黄曲霉毒素B1、防腐剂含量均在国标安全值范围之内。

  在防腐剂指标上,8个品牌的表现各有差异。

  保质期越长防腐剂越多?

  近两年月饼保质期大幅度缩水,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广式月饼的保质期是60天,极少数为90天,有消费者觉得保质期越长说明厂家在月饼中添加了更多的防腐剂,事实是否真的如此?月饼的保质期是谁说了算?

  2011年国家实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中,明确禁止食品中添加甜味剂和化工合成色素等27类添加剂,用来延长月饼保质期的苯甲酸类防腐剂被山梨酸类等取代,新国标对用量也进行了严格控制。

  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朱念琳在接受《消费者报道》记者采访时说,月饼保质期主要是由企业自定,往往是由于月饼馅料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月饼主要是供中秋消费,企业对保质期的控制同时也是对企业的保护,为了更加保险多数保质期都基本都是在节后半月到一个月之内到期,可以标两个月当然不会标到三个月。

  对于月饼中防腐剂添加情况的问题,朱念琳表示,现在多数企业并不添加防腐剂。但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从成本以及效果考虑,目前月饼生产企业多数使用食品添加剂脱氢乙酸钠作为防腐剂,部分企业也会用山梨酸钾。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脱氢乙酸钠使用的最高比例上限是0.5g/kg。而从目前多数企业制定的不超过60天的保质期看,多数月饼防腐剂添加量少于这个规定值。

  《消费者报道》独立送检广东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的8个品牌月饼检测结果显示:澳门永辉蛋黄莲蓉月饼的防腐剂脱氢乙酸含量高达0.2g/kg,为其中含量最高的,但也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其他包括广州酒家、香港美心等品牌月饼中防腐剂脱氢乙酸含量均为未检出。

  同时,本次检测中关于月饼卫生的几个指标,包括总砷含量、铅含量以及黄曲霉毒素B1含量等,8个品牌月饼全部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香港制造”质量更佳?

  一提起广式月饼,恐怕消费者首先想到的就是“香港制造”。

  包括美心、荣华在内的名牌月饼打出的就是“香港制造”这张王牌,似乎“香港制造”就意味着用料更加正宗,质量更有保证,价高也就理所当然。

  但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包装上用以显眼标识注明“香港制造”的月饼,其生产厂家所在地并非香港,而多是一些广东省内城市。如标有“香港监制”的名牌月饼“元朗荣华”即为东莞荣华饼家有限公司出品生产的。

  广州永旺商场月饼销售负责人告诉记者,消费者选择月饼还是以其信赖的大品牌为主,选择香港品牌也更放心其质量。

  《消费者报道》本次送检月饼产品的检测结果显示,包括香港美心、香港荣华以及澳门永辉在内的三家企业所生产的的月饼在卫生指标方面没有什么根本区别,并未见得比内地名牌莲香楼、广州酒家等更好。但贴有“香港”、“澳门”等字样的产品价格却比肩一线,基本高出内地品牌一倍,一般在每盒200元以上。

  同样,价格更加昂贵的“洋月饼”,诸如星巴克、太平洋咖啡与COSTA等,其月饼质量也并非让人更加放心。因为并非以商场、超市为主要销售渠道,所以“洋月饼”基本都是预售月饼券,到日期才可以提货。

  但是以本刊送检的结果来看,洋品牌月饼的包装含禁用塑化剂量特别大,让消费者更加不能放心。

来源: 消费者报道 作者: 编辑: 陈苹苹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