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8.26.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浙江新闻
现实版《隐婚男女》:她靠着“单身证明”才找到工作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9-06 08:29:14

  年轻女性想跳槽,先要面对涉及婚育问题的盘问,不得已只好上演——

  现实版《隐婚男女》

  她靠着“单身证明”才找到工作

  25-33周岁的女性职场尴尬期,究竟该如何度过?

  “你结婚了吗?”、“你有男朋友吗?”、“你们谈了多久了?”、“有结婚打算吗?”、“有怀孕计划吗?”……

  26周岁的小越,跳槽求职时,遇到的每家HR都会这样狂轰乱炸,毫无隐私可言。可是,“已婚”这个现实,到底是如实相告,还是隐瞒不说?

  小越最后还是选择了隐婚。“已婚,就会被设想成马上要怀孕,容易被用人单位嫌弃。”最终,她顺利进入一家大型的合资车企。

  隐婚,隐瞒“已婚”的状态,对外宣传“未婚”。

  前年,电影《隐婚男女》引进了这个新名词。电影版的隐婚是,男主角陈奕迅为换工作而隐婚,可现实版的隐婚,却多是女性。

  25-33周岁的女性职场尴尬期,究竟该如何渡过?

  人物故事

   女性跳槽面临

   诸多涉及个人稳私的盘问

  小越,宁波人,毕业后随男友留在外省。去年,她26周岁,准备“冒险”跳槽。其实,上一家的民企在当地数一数二,小越也工作近3年,就快晋升。

  可是,她觉得太压抑。每周一、三和四,必得加班至晚上10点;每周日下午,还得开会或培训。

  一想到马上就要结婚,今后还得怀孕生子,若是再待下去,哪有时间顾家?于是,她决定跳槽。可这个年龄跳,将会不甚其烦地面对HR一连串扒隐私的大盘问。

  “你结婚了吗?”一般,都这么开始最初的面试对话。若是没有,会被继续追问。“你有男朋友吗?”若是有,那么接着还有——“谈了多久了?”、“有结婚打算吗?”、“准备什么时候怀孕”。

  决定跳槽后,小越投了不少简历。“大部分在面试前,会有电话沟通。”小越说。沟通的第一大主题,就是个人问题。最初,对于结婚打算的问题,她尝试着实话实说,“快了”。可此后,就无任何音讯。

  隐婚后成功跳槽,HR要求开单身证明

  最终,小越打算隐婚。因为,就在这个当口,她领证了。

  “我们已经谈了7年,再不领证,太没有安全感了。”至于工作,若是没有合适的,干脆在原单位生完孩子再说。

  恰好在那时,小越意外地收到了一家合资车企的面试通知。

  果然,HR一上来便问,“结婚了吗?”对此,小越坚定地说,“没有”。那么,“有男朋友吗?谈了多久了?”小越撒了个谎,“谈了2年。”2年,感情基本稳定,不会影响工作。HR继续问,“有结婚打算吗?”小越卖了个关子,“今年没有。”

  小越,顺利地进入这家企业。可就在入职头一天,单位要求出具单身证明。“这可怎么办?”小越后怕了。有经验的朋友支招:若是不成,可在淘宝上找一卖家做一张假的单身证明。

  戏剧的是,小越居然在老家宁波开出了单身证明。“系统没有联网,逃过一劫。”小越笑言。

   转正后终于“隐婚”变“已婚”

  “瞒了开头,就得瞒到底。真的好辛苦!”小越提及跳槽后的职场生活,如是说。

  有一次,与同事聊起各自男友,兴奋之时,小越说,“我与我家那位,大学的时候就认识。”话一出口,才发现失言,赶忙补了一句,“不过,毕业后,我们才在一起。”

  等工作转正后,就宣布结婚吧,小越瞒得累了,开始前期“宣传”,为将要“结婚”做铺垫。

  今年6月,工作转正后,小越在递交的个人信息考察表中,“未婚”变成“已婚”。

  这样,就安全通关了吧?还没有!

  有天,领导看到了一则新闻,将小越叫到面前,“小越,怎么还有这种啊?一名女生为跳槽求职,竟然隐婚,后来被用人单位发现了。”这时,边上同事的话,更令小越感到背脊发凉,“我们小越就聪明,等转了正再结婚。”

  

 [1] [2] 下一页
来源: 今日早报 作者: 编辑: 刘彩娟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