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衢州频道9月6日讯(实习记者单春盈通讯员李国文)2013年9月2日凌晨,一路颠簸了近60个小时的新疆学生终于抵达了衢州市工程技术学校,倦容掩盖不住他们一脸的兴奋与好奇。
2012年8月,根据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衢州市工程技术学校开始承担了内地新疆中职班两个班的办学任务。今年8月26日,学校又派出7位老师前往乌鲁木齐,在迎接老生返校的同时又接来了63位新生。与去年首批学生相比,今年的新生增加了蒙古族、东乡族等多个少数民族,而且他们都有着较好的汉语基础,正常的沟通都不成问题。这批新疆新生分两个班,分别就读汽车运用与维修、现代物流服务与管理两个专业,他们将在衢州这个第二故乡学习、生活三个整年。
“他们是特殊的孩子,却也是父母最疼爱的孩子。”
走进新疆学部教师办公室的时候,老师们正讨论着12级学生的变化。“好像很多学生都晒黑了,听说大多数孩子回去都帮家里干农活或者出去打工赚钱,这些孩子真的都挺懂事的。”12物流班班主任祝秋霞乐呵呵地说。“是啊,有几个孩子提前几天就到我们的集合地点了,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学校上课,都说想老师了。”前往乌鲁木齐接学生的翁老师也回忆起往返时的点滴,“这些老生在集合地看到我们时,有的立即就飞奔过来,喊着老师想死你了。甚至有的在开学还有十来天的时候,就开始通过电话、QQ问我们什么时候去接他们、什么时候开学。见到他们的时候,我们感觉再累都是值得的。回程的火车上,孩子们爱玩的天性加上新疆人爱唱爱跳的活泼性格,让他们很快就熟悉了彼此,玩起了各种游戏,车厢里不断传来清脆的笑声。幸运的是,这一次几乎没有同学因为水土不服等原因而造成发烧等病症,大家都平安地抵达了学校。”安全一直是最让老师们揪心的问题,生怕有什么突发情况,但是难免有孩子因为地区差异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因此,7个带队老师轮流值班,不留片刻间隙,以便在学生不舒服时第一时间进行安抚并采取措施。
“他们是特殊的孩子,却也是父母最宝贝的孩子。十六、七岁的年纪便远走他乡,不远万里异地求学,其实家长都会心疼,都会舍不得。所以作为老师,我们更应该用心去照顾他们,给他们加倍的温暖。”新疆教育学部的老师如是说。
“在学校的时候想家,刚回家就想学校,想老师了。”
趁着午休时间,记者来到12级新疆学生的寝室楼,想跟他们聊一聊这个假期。走进物流班女生寝室时,她们正在整理自己的物品。“在学校将近一年的时间,特别想家。等放假真正回到家,没过多久就开始想念学校,想念老师了,真想早点回来。”维族学生—古丽坚乃提·图尔贡这样对记者说,她笑起来眼睛弯弯的,可爱极了。“回到家爸爸妈妈说我变漂亮了!”说完她便捂着脸,很害羞的样子。她利用这个假期打了一份“卖地暖”的工,赚了一些钱作为自己来衢州学习的生活费,同时也可以帮助家里减轻一些负担。
记者跟随老师走在校园里的时候,新疆中职班的同学们总是很热情地、很有礼貌地向老师问好。“这些孩子来的时候还给我们带了很多家乡的特产,说一定要让老师们都尝一尝。”翁尧胜老师谈到这些的时候,总会流露出特别骄傲的神情。
新世界、新开始、新展望
新疆班的老生已经开始上课,而新生还在熟悉着校园的一切。当然,最让他们觉得舒心的是寝室环境。“四人一间,有空调、热水器、电视机,这些都太让我们惊喜了。条件比我们那儿好多啦!”刚来的孩子们,汉语水平都不错,自然也爱说爱交流得多。见老师带着记者们进去,她们便翻箱倒柜地拿出从家里带来的特产,要给我们尝尝,还不允许拒绝,亲眼看着我们吃完,她们就开心地笑了。在一间女生宿舍,记者见到一位叫李梦雨的汉族姑娘,她能说爱笑,是室友公认的开心果。还有一位叫阿尔孜古丽·吾斯曼的维族女生,因为汉语水平比较好,便成了班里的免费翻译,主动帮助汉语不太好的维族同学。
这次一起跟随孩子们来衢州的还有一位叫热依汗古丽的内派老师。“她是我们的妈妈。”女孩儿们说着便都围到了热老师身边。热老师曾经在徐州担任过内派老师,她说:“徐州是我的第二故乡,现在又来到了衢州,它也将成为我的另一个故乡。她们都是我的孩子,都很可爱。我很爱她们。”看着她们琥珀色的眼睛、纤长又卷翘的睫毛、高高的鼻梁,听着她们大方而真诚、开心又害羞的笑声,我们也情不自禁地跟着笑了起来。
为了照顾好这些新疆师生的生活,学校按照他们的宗教信仰,专门建立了一间清真餐厅,并从新疆当地专门聘请了厨师,所用的牛羊肉全部从义乌那边的新疆老乡店里定点运来。学校贴心的照顾,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动着、体会着。“我拍了学校的照片,拍了我们寝室的照片给爸爸妈妈看,家乡的人都很羡慕我,都说我给家里争了光。”新生阿尼玩尔·阿不力米提说,“我一定要学有所成再回去。”
不同民族的男生已结成兄弟,还相互赠送了帽子以表兄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