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8.0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教育频道 > 教育新闻
高考"三放弃"现象调查 他们为何对大学望而止步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9-05 11:22:32

  离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可是成都女孩玲玲(化名)一点也没有去心仪大学上学的兴奋劲儿。由于父亲反对她上大学,从接到通知书那天开始,玲玲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向父亲提出“我想上大学”的请求,但每次得到的回应都一样:“读大学没啥子用。”

  9月2日,事情经媒体曝光之后稍现转机。已有好心人联系玲玲,愿意资助她上完大学。不过,事件所激起的涟漪并未消散。摆在玲玲面前的,是如何独自坚持完成大学学业。摆在社会面前的,则是日渐突出的放弃报考、放弃填志愿、放弃报到等高考“三放弃”现象,及对上大学到底有没有用的反思。

  上大学是“失败的投资”吗

  玲玲老家在川北的一个小山村,父母及所有亲戚都是农民出身,父母都只读完小学就出来做小生意。5年前,玲玲家从川北搬到成都,父亲全款买下一套房再加一个小门面,靠这个门面做点小生意。

  “我们家的家庭条件不错,并不缺上大学的钱。”玲玲说,缺的是父亲对她上大学的信心和支持。

  玲玲父亲把上大学比喻成“注定会失败的投资”。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大学学费加上生活费至少得8万元,如果高中毕业就出来打工,4年至少可以赚8万元,这样一来一去就相当于16万元。玲玲父亲表示:“这16万元,要是用来投资,都可以当作买房的首付,做点生意,启动资金也够了。可是拿去上大学,毕业之后不一定找得到好工作,找到工作每月也只能赚个两三千块钱,咋算都划不来。”

  “这位父亲的逻辑并不高明。很多家长都盼着孩子能上大学,读大学是一种长远的投资。”成都一位大学生家长顾勇说,在他看来,玲玲父亲的做法是不妥当的。他只看到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女儿未来发展的长远利益。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师李东平也表示,大学的价值不能简单用“有用和无用”来衡量。一些人认为如果读了大学不能带来好处和实惠,那么读大学就无用,这是一种工具化的理解。通过大学的教育,个人的知识体系、素养以及眼界会更加完善和开阔。

  这也正是玲玲的追求,她说:“只有读大学,才能让自己更有修养、更有层次。我不想成为只会做小生意的农村人,不想过父亲那样的生活,思想封闭,没有精神追求。”

  不过,这些说法无法撼动倔强的父亲。父亲甚至撂下一句狠话:“反正我是不出钱的,就算你自己找到学费、生活费,只要你去读了大学,我以后再也不管你。”

  对于父亲的固执,玲玲自己也曾认真分析过原因。一是从父亲的个人经历看,他只有小学文化,从农村到城里做点小生意,赚点小钱,目前过得不错;二是家里所有亲戚的孩子,基本都是初中毕业就去学美容、美发等技能,然后开个小店,也能谋生;三是现在有些大学生毕业后没找到理想的工作,父亲更加认为读书没什么用。

  “但我不会放弃,上大学是我的梦想,知识学得多,一定是有用的。”玲玲说,眼下最要紧的是筹齐上大学的第一笔学费,以后自己会采取半工半读的方式解决余下的学费。

  

 [1] [2] [3] 下一页
来源: 中国教育报 作者: 编辑: 巫婧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