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安检帘掀开有辐射 135次掀帘拿包等于1次X光胸透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9-02 09:28:35
  在机场、火车站或汽车客运站过安检时,你有掀开帘子拿行李吗?近日,警方通过微博发布提示,旅客过安检时掀开铅帘拿行李,有辐射的危险。这一提醒引起了众多市民的关注,瞬间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甚至网传,“车站安检机辐射相当于胸透X光,掀铅帘拿行李危害大”等,使得市民纷纷“谈辐色变”。是否如网传的那样呢?口说无凭,实验为证。本报实验室将为你揭晓答案。

  -实验仪器:多功能放射检测仪(该检测仪可用于测定α、β、γ及X射线辐射)

  -实验地点:南昌徐坊客运站

  -解答专家:南昌环境监测站监测二室的闵道主主任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的梁利民医生

  (特此声明:本次实验结果仅对本次实验负责)

  走访

  掀帘取行李的市民真不少

  近日,记者走访火车站候车室发现,市民掀开铅帘伸手拿行李的现象普遍存在。粗略统计了一下,20位取行李的市民中,有16位是掀开铅帘伸手拿行李的。李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说,“我一直以为黑色的胶帘只是普通的遮挡物,没想到辐射不辐射的。我掀开拿包是担心动作不快一点,包就被别人拿走了。”

  “我们经常提醒市民不要掀开铅帘,等到行李出来再拿,但是市民不听我们的。”安检的工作人员无奈地说,掀帘拿行李的乘客主要是因为行李多,再加上急着赶车。

  实验

  铅帘掀开时辐射值猛增

  “这些铅帘不是普通的帘子,它是为了防止射线外露而设置的保护帘。”南昌徐坊客运站的工作人员介绍道。

  市民过安检时掀开铅帘拿行李时辐射值有多大?是否真如网传的那样车站安检机辐射相当于胸透X光呢?口说无凭,实验为证。首先,记者将此次实验仪器“多功能放射检测仪”放到未掀开的铅帘处,检测到正在运作的安检仪产生的辐射值在0.19微希伏/小时小幅波动。

  市民掀开铅帘拿行李时,记者发现仪器依旧在原来的位置,但此时检测出来的辐射值上升了,数据显示当铅帘掀开后辐射值最高在0.49微希伏/小时。

  当铅帘掀开时都产生了如此的变化,若是像之前记者看到的,有人为拿行李伸手进入铅帘,甚至半个身子都进入铅帘内,他们所受的辐射有多大呢?记者再次测试,将仪器放入铅帘内。记者观察到,当仪器一进入铅帘内,数值就在不断地上升,最后数值最高达到了40微希伏/小时。

  看到仪器显示的数值如此高,不少围观的市民表示惊讶,原来一不小心的举动,居然带来了安全隐患。有市民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市民万先生询问:安检仪的辐射是否会对行李造成污染?

  为帮万先生寻找答案,记者再一次实验。记者将未曾放入安检仪过检的一工作人员的挎包进行了检测,仪器测得的数据显示为0.12微希伏/小时。随后,记者将这位市民的挎包放入安检仪中过检,过检后的挎包测出的辐射值最高出现了0.19微希伏/小时,随后又慢慢恢复到之前为进入安检仪时的数值0.12微希伏/小时。可见,安检仪对于被扫描的物品没有影响。

  专家

  身体探入帘内1.5次相当于1次X光胸透

  对此,南昌环境监测站监测二室的闵道主主任解释道,车站安检仪的辐射很小,加上X光射线是从上往下照射的,外泄的可能性很小,只要人不钻入铅帘,影响不大。他还说,行李X光安检仪和医用X射线诊断仪一样,但行李X光安检仪的辐射剂量要远小于医用,因为它的图像并不需要达到医疗诊断级别的分辨率。对被扫描物品本身所产生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闵主任为我们计算了下,一次医疗X光胸透检查的辐射剂量为50微戈瑞。若是换算成我们此次实验使用的微希伏,那么做一次X光胸透拍片接受的辐射剂量为57.47微希伏,135次掀帘拿包,相当于接受一次X光胸透。但若是身子或手深入到铅帘内,只要1.5次就相当于接受一次X光胸透。闵主任建议,“市民等行李完全出了传送带再拿,尽量不要掀开安检机的铅帘,更不要探身到安检机内找行李。”

  对于市民的担忧,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的梁利民医生表示,安检仪的辐射量没有医用的大,所以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即使是医用X射线诊断仪,偶尔为之也没什么影响,辐射会随着时间而衰减。如果太频繁,射线才会杀死身体里的白细胞,会导致罹患白血病的风险。“若市民有所担心,不妨多吃点新鲜的蔬菜水果,更利于辐射的衰减。” 

来源: 大江网 作者: 记者 赵婉露 实习生 方康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