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儿子高考640分 陪读妈妈“考”了500分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8-30 16:59:24
原标题:儿子高考640分 陪读妈妈“考”了500分

  儿子小涛(化名)已到大学报到了,陪儿子读了两年书的张女士终于放下了心中的牵挂。高考时小涛考出640分,她这个陪读妈妈一下子也“火”了。因为她当年毅然辞职陪读,不仅陪出了高分儿子,她本人“参加高考”也答了500分!知道她经历的家长纷纷慕名而来,讨教“陪读经”。

  背景:儿子沉迷网游成绩一落千丈

  张女士今年46岁,家住沙河口区马栏街道兰园社区。张女士说,19岁的儿子小涛从小懂事、听话,学习成绩也很好。读初中时,他逐渐迷上了网络游戏,初三时有半年多的时间,竟瞒着家人呆在网吧打游戏,成绩一落千丈。她和丈夫什么办法都想尽了,也拦不住儿子,“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一点作用都不起! ”

  张女士说,其实小涛非常聪明。他曾无意间告诉张女士,打游戏时,他反应特别快,别人都打不中,他却能一击而中,成就感油然而生,一来二去就放不下了。结果,小涛没能考上高中,后来自费进入甘井子区一所高中读书。没想到小涛仍然“网瘾”不减,动不动就去网吧。高中一年级,他的成绩一点起色都没有。“那时,我的事业正蒸蒸日上,我忙于工作也的确忽略了他。我觉得我必须要下定决心了。 ”张女士说。

  反复思量之后,张女士毅然辞去了令人羡慕的工作。当时正值小涛高二分班,他选择了进入文科班。

  约定:和儿子一起“读”高中

  张女士辞职后,母子俩正式“谈判”:“我并不一定要求你必须考上大学,即使你现在辍学,只要能挣钱养活自己也行。”她给小涛时间,让他出去找工作。“20天之后,他就回来了,可能因为只是个高中都没有毕业的学生,没有地方肯收留他,他也意识到了。”张女士说,小涛回来后跟她说:“妈,我决定还是好好学习。 ”

  “我就等着他这句话呢!”张女士就势和小涛“立约”:“儿子,从今天起,我和你一起学习,我也当一回高中生,咱俩一起拼。如果妈妈能做到,我相信你也能做到。”张女士说,当时儿子的眼神里充满质疑。

  “我要求儿子的,必须自己先学会,可到了我这个年纪,记忆力已经开始下降,我不能让儿子说我拖后腿。”张女士说,她也不知道自己当时是怎么做到的。一个40多岁的人,一遍遍默写单词,一道题一道题地演算,“确实需要勇气啊。 ”

  成功:母子同考分数都挺高

  每晚八点开始的晚自习,母子俩坚持了一个学期。到了高二下学期,小涛逐渐对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我们也是一路斗智斗勇过来的。 ”张女士说,为了让儿子忘却网络游戏,学习之余,她带着小涛一起打羽毛球,还请儿子教她玩滑板,“效果不错,运动后他累得啥都不想了。 ”

  “有时我就装作不懂,让儿子给我讲题。每讲一次,他就又能复习一遍,加深了印象,而且还很自豪。 ”偶尔示弱,也是张女士的教子妙招。

  今年6月份,小涛参加高考,张女士在考场外陪儿子;高考结束后,母子俩上网找到试题库,儿子坐在电脑旁陪她一起“考试”。最后按标准答案保守估计,张女士竟“考”出了500分。儿子也不禁为她感到自豪,“您这两年高中真没白念啊。 ”

  更让张女士高兴的是,她的一番苦心没有白费——小涛考出了640分的好成绩。(记者刘坤)

  经验之谈

  张女士说:

  “千万不要和孩子一起破罐子破摔,打骂都没用,要鼓励孩子。 ”

  “不要总对孩子抱怨:我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你,我都为你做了什么什么之类的。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 ”

  “和孩子相处,要用心,全身心投入,更要寻找一个好的办法。 ”

  “不要试图跟孩子对抗,当孩子对你说谎或者对抗成功时,他是有胜利感和成就感的,要让他(她)自己去挖掘自己。 ”

  感恩

  儿子为父母下厨陪姥姥遛弯

  张女士说,小涛报考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不久前刚到学校报到去了,她也了了一份牵挂。张女士说,儿子虽没亲口对她说感恩的话,但却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父母的感谢。 “整个假期,他一直在学做菜,经常下厨做饭给我们吃,还帮我收拾房间、打扫卫生。 ”张女士说,在他姥姥来做客时,他每天要么陪姥姥遛弯,要么乖乖呆在家里。 “我很高兴,因为这是我和儿子共同努力的结果。我知道我儿子闯过了最难的关。 ”

  

来源: 网络 作者: 编辑: 陈苹苹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