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李娜“禁药门事件”搞清楚了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8-29 08:34:41

  美网开赛后,关于李娜的最大新闻不是首战告捷,而是其在接受某外国媒体专访时透露:2002年突然退役是因为“教练逼迫其使用类固醇类药物”。不过,经过国内记者一番查证后,这一消息有误。

  原来,该文作者已经承认,关于李娜“服药”的相关内容,其实出自李娜自传,而非采访时李娜亲口说出。而自传原文中使用的是“激素”一词,并非报道中出现的违禁药物类固醇。

  这篇名为《李娜,中国网球的叛逆者》的长篇报道刊于8月22日出版的《纽约时报》,作者是久居中国的独立撰稿人布鲁克·拉尔默。这位美国作家曾出版过姚明传记,也曾跟踪报道刘翔、李娜等中国体坛明星。该文提及,李娜2002年从国家队悄然退役,原因是:过度繁重的训练令她身心俱疲;主管教练禁止她与姜山恋爱;教练不顾医生的建议,强迫她服用一种类固醇类药物,而李娜对这种药物过敏……

  类固醇是国际反兴奋剂组织明令禁止的药物。此文一出,引起广泛关注。对此,拉尔默向中国媒体表示,这段描述并非李娜受访所言,而是截取自她的中文自传《独自上场》。自传原文显示,李娜当时由于备战亚运会,身心压力巨大,导致内分泌失调,生理期紊乱。当时医生建议服用激素类药物调理,但李娜对该类药品过敏。“当时的领导为了让我去打亚运会,表示‘你只管给她打针就行了’。这话听得我毛骨悚然,我才20岁,就算是热爱网球,也不能因为网球毁了自己一生的健康和幸福。”于是,李娜偷偷“逃跑”,离队了。

  自传中,李娜从始至终未提到“类固醇”,而使用的是“有激素的药”一词。类固醇是激素的一种,通常用于促进肌肉生长和增强肌肉爆发力,属于禁药;但使用激素调节生理周期属正常医疗手段,该类激素多数并非违禁药品,但有些使用时需向国际反兴奋剂组织报备。《纽约时报》的报道使用“类固醇”一词,属于误译。

  拉尔默撰写的文章,也让湖北网球队“虚惊一场”。李娜当时的主管教练余丽桥随即通过媒体表示,不相信李娜会说这样的话:“即便说了,我也不怕与她当面对质,因为清者自清。”时任湖北省网球中心主任王沛也认为,相关报道内容或许并非李娜原意:“也许是为推迟生理周期用的药,但不是禁药。”不过,湖北网球队方面承认,当时确实干预了李娜谈恋爱,“但那是为了运动员好。”

来源: 北京日报 作者: 编辑: 陈苹苹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