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父亲扎女婴4根钢针三疑问待解:是否替人顶罪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8-28 15:43:06

21日,殷志贺(左一)与家人在医院。资料片

   本报连日来报道了女婴国国被4根钢针扎透内脏的消息,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5日,国国亲生父亲殷志贺向警方自首,消息一经见报,引起一片哗然。读者纷纷提出疑问:“他为什么要用针扎女儿?”27日,殷志贺的父母、爱人以及其他亲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均未给出明确的说法。北安警方表示,将择期统一召开发布会公布案情。此外,27日有热心人为国国送来3000多元捐款。

  ?

  疑问1

  怀疑非亲生?

  家属:“婚后他一直在家,小两口很少拌嘴”

  27日,有自称案件知情人向媒体透露“殷志贺怀疑国国非亲生而对其扎针”。就此,记者采访了殷志贺的母亲徐淑芳、父亲殷海和、爱人李明阳等人。

  “我叫她(指李明阳)老闺女,在家可亲了!”徐淑芳对记者说,儿子结婚后和自己住,小夫妻俩很少拌嘴。不久儿媳妇就怀孕了,从来没发现儿子对怀孕有看法。殷海和说,结婚后,殷志贺没外出打过工,一直在家里。“志贺到今年10月份才满22岁,因此他们没领结婚证,但夫妻二人关系一直很好。”

  “如果真的是他,我就一个人养大孩子,赡养两位老人。”李明阳流着眼泪,并十分激动地表示,“如果怀疑不是亲生的,那就去做亲子鉴定!”

  姐夫周先生告诉记者,虽然殷志贺曾被小诊所诊断不育,但到哈市看过后,根本没啥事。国国出生那天,徐淑芳和殷海和都挺高兴,殷志贺也挺正常,后来殷家张罗了满月酒,“我回巴彦的时候,还碰见殷志贺骑车驮他媳妇出去玩呢。”

  ?

  疑问2

  因为迷信?

  家属:“迷信说法难接受,一切都是猜测”

  也有人认为,殷志贺之所以要用针扎女儿,是因为重男轻女以及迷信。一些偏僻地区的上了年纪的老人也听说过“头女扎针,下胎男孩”的说法。

  不过,对于这个说法,徐淑芳和殷海和都表示难以接受。他们觉得自己都能接受孙女,儿子怎么还能这么重男轻女呢?至于殷志贺因为迷信和女儿命中相克而下手的说法,两位老人觉得太蹊跷,也太难以理解。对他们来说殷志贺扎亲生女儿实在找不出原因,而迷信的说法他们也难以接受。

  “我们也不知道他这么做到底为什么,这些都是猜测,还是等警方公布案情吧。”两位老人说。

  ?

  疑问3

  替别人顶罪?

  家属:“相信法律,谁扎的终会大白天下”

  哈市的王先生有个一岁多的女儿,他对这起案件感同身受。他看到殷志贺成为最大的嫌疑对象,站在新爸爸的角度表示难以接受,给记者打来电话说:“一个年轻人应该不会这样迷信,会不会是家里其他人扎的,殷志贺替人顶罪呢?”

  对于这个说法,徐淑芳和殷海和都表示,家里的所有人都相信法律,到底是谁扎的,法律会让事情大白天下。

  案情择期发布殷志贺仍在配合调查

  27日,记者从北安警方获悉,目前该案仍在封闭进行,案件细节仍在核实,殷志贺仍在配合调查。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根据警方推测,孩子两次手术取出的针不是在同一时间内扎入的,而且嫌犯在扎针的时候,必须借助辅助工具,才能把整根针刺入婴儿体内。

  警方表示,待案情确凿后,将择期召开发布会统一向外界公布。

  七嘴八舌

  脑电波-微波:小胖胖好可爱,他爸怎么能下去手,真的是令人发指!这个母亲简直绝望!

  小歪Carina:如果真是他干的,就是禽兽不如的父亲!你看小孩儿眼神多可怜,太心疼了!

  成小婷Canny:就算不是自己亲生的,也不该对婴儿动手。

  葡萄蛋糕卷:关注这件事情好多天了,每次看报道的最新进展都特别心疼,孩子很乖,很坚强。

  勇往直前woohoo:如果不是你的就离婚呗,干嘛对孩子下这么狠的手!

  致命射手-婷:别说是自己亲生的孩子,就算不是也不能对一个婴儿下黑手啊。

  Enjoy_my_life_:如果大人有矛盾,也不能让小孩来承担。

  《56天女婴被4根钢针扎透内脏》后续

来源: 黑龙江新闻网-生活报 作者: 记者高春阳 编辑: 单春盈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