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教育频道 > 教育新闻
新学期买新文具 老师:不差钱也不能浪费(图)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8-28 14:12:17

  王华 摄

  小小文具,存在着巨大的浪费现象。每到开学季,由于家长和学生不加节制地购买新文具,已经造成大量的文具浪费。许多家长完全满足孩子购买新文具的原因,是希望孩子新学年有个新气象,加倍用功学习。教育专家则认为,家长应该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美德,让孩子学会珍惜和感恩,这是对孩子健康成长的真正馈赠。

  记者调查

  新学期买新文具旧的被丢弃

  开学日期临近,中小学生们开始提前选购新文具。近日,记者走访了多家超市和书市,发现学习文具成了销售的主角,设计精美的铅笔、卡通图案的橡皮、笔袋、书皮、各种笔记本和作业本等,琳琅满目。文海书市的一位店主告诉记者,近来文具非常畅销,销量是平时的5倍多。

  而对于上学期用过的旧文具,虽然有的仍然完好,但不少学生还是选择弃之不用购买新的,记者在一废品回收站看到,很多崭新的作业本,才只用了几页就被当废纸卖掉了,非常可惜。

  家长声音

  就一个孩儿,文具还是买得起

  开学前,所有文具都要换新的,旧的放到一边或扔掉,这真的有必要吗?就此,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家长。这些家长普遍认为,浪费文具的确不好,不过家里就一个小孩,买文具也是学习需要,新学期新气象,一次花上几百元钱买新文具没什么,这点儿钱还拿得出。

  不过,也有家长认为,购买新文具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需要,有时候,孩子看别人有什么就要什么,如果家长完全满足,不仅是一种浪费,还会助长孩子的攀比之心。

  教师说法

  校园里文具浪费现象挺普遍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校园里文具浪费的现象很普遍,比如橡皮,只用了一小块就随手丢了;刚买了新笔,旧的就扔了;作文本只写了几页就重新换一个……记者就此询问了几位学生,他们对此表示,丝毫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妥。

  老师介绍说:“现在,家庭经济条件好了,开学什么都换新的,上学期期末没用完的本和旧文具大部分都扔了。很多学生的本不是书写用完的,而是随意撕本、乱写乱画。特别是小学生,管理不好自己的文具,常常把铅笔、橡皮、尺子等小文具弄丢了,而且,丢了之后并不知道找。于是,每个班级老师的手里都攒了一堆文具没人要,而学生们却不停地回家让家长再买。”对此,老师们也很无奈,通常攒一段时间就把这些捡到的文具分发给班级的孩子。

  提醒家长

  不差钱也不能少了节约意识

  有的家长不明白为什么孩子那么容易丢东西,据老师介绍,主要是因为孩子不懂得珍惜,因为旧的丢了还可以买新的。因此,尽管家长不差钱,也还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帮孩子建立起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学会珍惜和感恩。

  对于学生浪费文具的问题,有的老师动了脑筋,让每个学生都给文具贴上小标签,这样丢了也能及时找回继续用,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同时,教师呼吁家长合理引导孩子的消费观念,不能因为文具不贵就随意浪费,要和孩子一起养成节约、朴素的生活态度,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参与公益,将不用的旧文具捐献出去。

  “节约文具从我做起”倡议书

  家长和同学们:

  我们生活的时代,正面临资源缺乏、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为了我们的生存环境、为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节约、环保已迫在眉睫。现在,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会用到很多文具,作业本、草稿纸、笔、橡皮等等。可是,浪费纸张、乱丢文具的现象在校园随处可见。让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节约文具。

  你统计过吗?你每天要用多少张纸?你一星期要用多少张纸?你一个月乃至一年要用多少张纸?结果是惊人的。而纸又从何而来?纸是由树“变”来的。

  多用一张纸能花多少钱?难免有人会这样嘀咕。其实,节约就等于创造财富。据介绍,目前,我国每生产一吨纸就要耗费7棵大树、100立方米的水。如果每人每天浪费一张纸,全国就要浪费大量的资源。

  让我们从今天起,节约每一张纸,不要乱扔乱画,用过的纸反面可以作草稿纸;爱惜书本,不乱撕书本;爱惜书包、笔、橡皮等其他小文具,让全体同学懂得勤俭节约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

  如果你有什么节约的好点子,可以和同学、老师、家长一起分享,带动身边的人都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争做勤俭节约的青少年。

  大连市实验小学大连市实验中学

  2013年8月27日

来源: 大连日报 作者: 王华 编辑: 黄鑫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