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由中国举办的“世界考古·上海论坛”26日在上海落幕。25日,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76岁高龄的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著名考古学家科林·伦福儒勋爵,话题是“如何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所具有的独特价值”。
这位国际考古学泰斗盛赞此次在上海举办的世界考古论坛“具有里程碑意义”,同时也坦率指出,尽管中国拥有五六千年灿烂的文明史,但中国重大的考古学发现很少以除中文之外的另一种语言对全球发布,因而难以引发足够的关注。他说:“语言障碍和缺乏沟通,而不是其他,是世界了解中国历史、考古成就的最大障碍。中国拥有灿烂的文明,中国的考古学家、出版人和媒体记者都有责任让世界更多地对此关注和发生兴趣。”
“中国的历史没有被世界充分了解”
“谈起中国,我们往往会想起在安阳殷墟的伟大发现和甲骨文震惊了世界,还有秦始皇陵墓里的兵马俑(如今已成为世界级的旅游景点)。在某种意义上,正是这些考古发现奠定了世界对中国历史的认知和了解。”伦福儒勋爵说。
他指出,在当今世界考古学界,英国、法国、德国甚至日本都占据前沿位置,主导着世界各地重大的田野考古项目和考古研究发现,而中国近年来在考古领域所取得的突飞猛进的成就,还没有获得应有的关注。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想那是因为缺乏沟通和交流。在世界上最重要的考古学期刊杂志上,我很少看到中国学者用外文发表的文章,我也很少在新闻媒体上看到中国考古方面的新闻和图片。这意味着,中国考古学家应该提升外语能力。”伦福儒勋爵说。
作为一名考古学家,伦福儒勋爵本人精通希腊语、意大利语、英语等四五种语言。他说,“我还很想学习中文,不过在这种年龄未免太晚。”
世界考古上海论坛是“里程碑”
为期四天的世界考古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汇聚了来自全球28个国家、地区的200余位考古学者。此次会议上,中国首次发布了“2011年至2012年世界年度十大重要田野考古发现”以及9项“世界重大考古研究成果”。
其中,中国的两大考古发现——浙江的良渚古城遗址以及公元前两千年中国北方石城山西石峁遗址以高票上榜,“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也得以入选。
伦福儒勋爵认为,举办这次论坛,是中国考古学融入世界的重要一步。它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上世纪80年代我第一次来到中国时,根本无法想象能在中国参加考古活动。但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在文化上也日益开放进取。”伦福儒说,中国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和学术研究正在引起国际学界的兴趣。中国在柬埔寨展开的国际考古合作也令人瞩目。
“每个人都对中国充满好奇和探寻的欲望。但我们必须了解更多,才能深入参与到中国历史文化的国际传播之中去。”伦福儒勋爵举例说,此次与会的各国考古学家,无不因受邀参观浙江良渚古城遗址而兴奋雀跃。
考古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
“考古不仅是历史。它也与今天人们极其关注的一国文化‘软实力’相关。”
这位世界考古学权威对中国文化津津乐道:“在世界几大古老文明中,唯有中国拥有没有中断的历史。而且,中国人使用的文字——汉字,也是人类唯一使用至今的活文字。从精美的陶瓷、神奇的书法到丰富的饮食,中国文化有太多值得骄傲的内涵,而这些都有待考古学家去重新发现、展示和阐释。”
访谈接近尾声时,伦福儒勋爵说,他有一个小小的梦想:未来,在英国家中能看到更多用外语出版的中国文化著作,或是能经常在知名考古期刊杂志上看到中国考古动态。
在他看来,中国的文化、历史和考古成就在世界范围内既没有被很好地理解,也没有被很好地出版和讲述。
伦福儒勋爵寄语中国考古学界和文化界:“中国必须用外语讲述自己,在其他领域和考古学领域都是如此。中国的考古学家、出版人和新闻媒体对此负有重大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