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笔者一行来到衢江区莲花镇东湖坂粮食功能区五化中心,负责人杨红卫相告,该中心提供水稻育苗至收割全过程机械化服务及稻谷烘干、收购等配套服务。
该五化中心于去年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总投入280万元,获特扶资金136万元,主要为莲花粮食功能区及周边地区提供社会化服务。“水稻育秧、机插、收割、烘干等全部由我们帮种的话,相比人工种植,每亩可降低成本200元。”杨红卫说,今年已经完成4000多亩水稻和200多亩蔬菜的育秧,为周边农户节约成本80多万元。
特别扶持政策,是我省扶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的一重大举措。从2011年起,我省对经济欠发达、生态保护最繁重、地理位置最偏远的衢江等12个县(市、区),实施为期3年的特别扶持政策,扶持重点欠发达县,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民生水平、增强内生功能。为此,衢江区编制了特别扶持项目3年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全面启动项目建设。这些扶持项目主要涉及扶贫开发、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三大类25个方面,总投资11.4亿元。
周家乡三源村是衢江区特扶项目受益村之一。村支书郑达源告诉笔者,村里利用特扶资金,把上世纪60年代的木结构村小学改建成村办公场所,又整合特扶项目、结对帮扶项目等资金,在附近空地上建造了两栋来料加工厂房共1000平方米,目前以每年4万元的租金出租给来料加工经纪人开展节能灯加工。现在每天有60多位村民在这里从事来料加工,每月发放加工费12万元左右,既增加了村集体收入,也有效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妇女的就业问题。
“山区人均耕地、农地稀少,农业产业发展难。”在双桥乡双桥村,副乡长童勇刚介绍,眼前的这175亩红心猕猴桃基地原本是荒山,后经土地流转由村里8个大户承包,其基础设施建设便受惠于特扶项目。种植户舒忠灵给算了一笔账,明年开始顺产,亩产1500公斤,每公斤30元的市场价,亩产值可达4万多元,除去成本还是很可观的。
行至双桥乡河口村,溪边一条新建的竹林道路蜿蜒而上,长达数里。“竹林有近千亩,分山到户给村里200余户。”村民陈荣全说,竹林道路建成前,毛竹和竹笋只能人工运下山,成本高效率低,很多竹笋都烂掉了。现在拖拉机能进山,方便了很多,效益也翻了一番。
据悉,特扶项目实施二年多来,确认实施的364个子项目中,已开工建设357个,完工312个,完成投资额10.5亿元,占计划总投资额的92%,在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基础设施、推动产业发展、提升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至2013年底,全区将基本消除人均收入4000元以下的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