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衢州频道08月26日讯 每年,在中高考招生期间,一些不法分子总会利用考生求学心切和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打着种种皇子以牟取钱财为目的,进行招生诈骗活动。龙游的林妈妈就遇上了这样的骗子,幸亏她在与骗子交往过程中多留了心眼,为警方及时破案留下了线索。
两个月前,在龙游经营石材店的林妈妈林妈妈正为女儿能否进一所好中学而伤脑筋时,无意间认识一个自称教育部门有“门路”的男子。林妈妈望女成凤心切,送礼、给”中介费“,前后花了7000块钱。眼看开学临近,怎料学校那边毫无消息,最后得知原来这只是一场骗局。
6月19日,林妈妈通过微信认识一个网名是“卡夫“的网友,对方称可疏通关系让孩子进好学校。几天后,卡夫称已报名,需林妈妈“打点”下。22日,林妈妈将5000元红包和两条烟在自家店门口交给了“卡夫”。当时,林妈妈还多留了个心眼,让“卡夫”出示了身份证。掌握了真实身份,林妈妈也放下了戒心。此后,对方又以各种理由要了几回“打点“费。
眼看开学报到日子到来,林妈妈再打电话对方确认进展,但均被工作忙为由推辞了。意识到可能被骗,林妈妈到龙游县公安局东华派出所报了案。
8月21日,民警根据林妈妈提供的身份信息对“卡夫”进行调查。“卡夫“,龙游人,姓杨,24岁,在家待业。杨某发现部分家长为办理孩子择校不惜重金,为此打起了歪主意。在与林妈妈聊天过程中,得知她正为女儿读中学一事烦恼时,便声称自己在学校、教育局认识人,可以帮忙操作。随着第一次诈骗的成功得手,杨某便多次以“打点”为由索要钱财,最后一次诈骗,发现林妈妈已怀疑,自觉事情暴露,杨某便四处躲避。
龙游警方根据林妈妈提高的杨某的身份信息开展了侦查。8月23日,迫于警方的压力,杨某选择了自首,并主动退出了赃款赃物价值7000元。因认罪态度较好,主动退赔,杨某现被县公安机关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
民警提醒:考生和家长一旦发现可疑情况,要及时向招生部门反映或向公安部门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