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小说《哈利·波特》系列的译者之一马爱农,近日将两家出版社告上了法庭。中国妇女出版社2012年出版、署名为周黎的《绿山墙的安妮》与马爱农1999年的译本相似度达90%以上;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外国少年儿童译丛”也都署上了“马爱侬”这个“李鬼”式的笔名。此事一出,翻译界一片哗然。
出版行业里,作家和出版社都不乏机会出名露脸,翻译者们多数在幕后默默耕耘。此次翻译家马爱农起诉两家出版社,将外文图书翻译者从幕后推至前台。
“李鬼”当街跑,“李逵”很无奈
马爱农的遭遇引起了翻译界的高度关注。8月1日,资深出版人、前译林出版社社长李景端发表《声援马爱农为翻译依法维权》一文,并邀请了文洁若、屠岸、叶廷芳等100位翻译家联名声援。翻译家王干卿还特意打电话到人民文学出版社了解“案情”,并提供建议。译林出版社副主编袁楠说:“这样的问题多有发生,我们希望社会和读者合力维护出版社、作者、译者的正当权利,建设良好的版权环境。修订著作权法,有必要对翻译作品加强版权保护和质量鉴定;作为出版社,则要秉持自己的诚信。”
事实上,马爱农的遭遇在翻译圈里已不算新鲜事,大部分译者面对这种侵权行为只能忍气吞声。一位译者告诉记者,他经常见到自己的作品被他人剽窃,但是这些“李鬼”们会对翻译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动,比如微调语言顺序和用法等。
曾翻译过《追风筝的人》的青年翻译家李继宏告诉记者,根据他的经验判断,马爱农很难胜诉,“马爱侬”和“马爱农”的差别不像“康帅傅”和“康师傅”,因为马爱农的名字不是注册商标。
北京顺平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怀告诉记者,图书翻译领域的知识产权纠纷,有着取证难、诉讼周期长、赔付金额少等特点,再加之我国知识产权类法律法规仍需健全、完善,也给了一些违规翻译者打法律“擦边球”的机会。马爱农的案子即便能胜诉,得到的赔付也不可能太多。
马爱农本人表示,不在乎赔偿金额,而是希望通过走法律程序让大家重视译者的权益。
水平参差不齐,劣币驱逐良币
眼下,引进版图书是市场的香饽饽,各大出版社都紧盯欧美图书排行榜,加快引进的速度。但是由于图书翻译工作收入不高、工作压力大,真正专职从事翻译工作的人较少,导致一部分引进版图书翻译质量不高、读者看不懂的情况,而这种较差的读者反馈也间接影响了中国与外国的图书版权交易。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些图书公司雇用写手或学生,长则半个月,短则几天便可以“翻译”一本书,甚至一个下午就可以“翻译”完一本书。这种多数都为剽窃他人成果,或者在已出版图书的基础上稍加改动的“中译中”。
“‘中译中’横行,甚至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太令人气愤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编辑室主任欧阳韬说。欧阳韬倡议,希望读者也能行动起来抓到这些“李鬼”。
袁楠指出,这种“剪刀加浆糊”的违规翻译方式在电脑上操作非常方便,甚至还有专用软件,这是极度不尊重知识产权、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行为。浮躁的环境、逐利的倾向从某种意义上助推了这种恶劣现象。
李继宏认为,这种粗制滥造的翻译图书,主要跟译者个人素养欠缺、职业操守低下以及编辑的玩忽职守有关。
译者收入低,权益没保障
小李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二年级的学生,去年经师哥介绍承接了一本美国科幻小说的翻译工作。记者在小李与出版社签订的合同中看到,图书翻译费用为80元/千字,一共15万字,翻译完成后小李可拿到1.2万元。可是交稿后,小李至今仍没有拿到翻译费用。编辑给出的说法是图书暂时不出版了,所以没法支付稿酬。据了解,小李的遭遇在翻译界十分普遍。
李继宏从前也有和小李相似的遭遇。他说:“国内的翻译稿酬很低,通常的标准是每千字80元左右,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出版机构并没有改善译者处境、提高翻译稿酬的主观意愿。比如说我翻译的《追风筝的人》,虽然销售量达200万册以上,出版方的利润有1000多万元,但我按照翻译合同拿到的稿酬只有不到1.5万元。其次,很多译者也没有积极为改善自己的处境努力。”
很多出版社在购买国外图书的版权时,通常只能获得5年以内的授权期,但它们跟译者签订的翻译合同往往是10年,或者是一次性买断。这就导致一本国外图书,如果5年授权期满之后换了一家出版社,原来的译者却没有办法把自己的译稿授权给新的出版社。
稿酬低、在出版产业链中处于劣势地位、“剽窃翻译”猖獗……这些都困扰着图书翻译者。他们呼吁,希望行业协会能提供更良好的发展环境,要清楚只有好的质量才有好的销量,翻译者只有待遇稳定才能翻译出更好的作品。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对粗制滥造、侵权剽窃等行为严格查处,并加大惩罚力度,为图书翻译行业营造良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