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中医怪象:“假大师”满天飞 “真高人”难出头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8-24 09:43:56
原标题:中医怪象:“假大师”满天飞 “真高人”难出头

  随着气功大师王林、“治癌神医”王学贵的骗人“画皮”接连被撕破,“中医大师”泛滥现象再度引发关注。人们不禁疑问:这些打着中医旗号的所谓大师为何招摇过市、屡打不绝?名中医、真大师都到哪里去了?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不断升温的养生热和一些人盲目跟风,为各路假大师提供了商机;同时,受执业医师政策、医疗行业商业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传统中医发展空间受到挤压,确有真才实学的民间中医“高人”处于边缘化状态,难有出头之日。

  每出一个假大师就给中医抹一次黑

  从曾经的“中国食疗第一人”的张悟本,到号称弟子3万的道长李一、“养生教母”马悦凌,再到最近遭查的王林、王学贵,近年来身怀各种“神功”的“中医养生大师”前赴后继,不断涌现,成为养生界一大景观。

  “这些人都打着中医的旗号大肆敛财,每出来一个,就给中医抹一次黑,误导了大家对中医养生和治病功能的认识。”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主任医师、《中医药与亚健康》杂志总编曹东义感慨地说。

  调查发现,这些所谓“大师”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不论其实际疗效如何,宣传中都吹得神乎其神,并通过与名人合影、上电视台讲课等方式为自己贴金。比如,道长李一宣称能水下闭气生存两小时22分、王林的隔空取蛇绝活,最终被证明都是骗局。而张悟本提出的“生吃长条茄子能降脂”,王学贵号称“晚期癌症的治愈率高达95%”,均被医学界人士斥为“信口开河”。

  专家指出,国人的健康素养欠缺,中医知识缺乏,导致很多人轻信一些所谓的养生“神功”。卫生部在2009年底首次公布《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我国城乡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6.48%,即每100人中不到7人具备健康素养基本知识。

  “只要大肆做广告的肯定有水分,重点不在看病而是卖药。”山西省运城市卫生局原调研员田康立说,真正的名中医很少做广告,因为中医诊治过程需要望闻问切,劳心费神,半天能看问诊十多个人就不错了,来的病人多了反而无法保证效果,因此根本不会做广告。

  中国社科院中医药国情调研组执行组长陈其广认为,当前中医市场鱼龙混杂,与急功近利、浮躁盲从的社会心态和医疗市场的过度商业化有关。实际上,真正的传统中医是医德优先,那些被曝光的所谓“大师”却在中医旗号下夸大其词,将敛财作为第一目的,违背了中医精神。

  “国医大师”数量少“民间高人”难出头

  假大师满天飞,到哪里去找真正的中医大师呢?

  2009年6月,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评选,30位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包括民族医药)的老专家被授予“国医大师”荣誉称号。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国家级中医大师。

  “国医大师”评选条件要求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5年以上,因此获选“国医大师”的年龄大都在八九十岁。一位中医界人士说,“国医大师”数量太少,并且都年事已高,普通患者能得到“国医大师”问诊的机会很少,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值得信赖的“国医大师”寥寥无几,而各地中医院状况也不理想。多位中医界人士表示,当前,中医院逐利冲动强烈,由于西医检查、西药价格贵利润高,很多中医更愿意用西药给病人看病,中医药成了辅助。

  不止是中医院“西化”严重,目前中医人才教育也不乐观。陈其广对全国中医院校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很多考上中医高校的学生并非真正热爱中医,而是这些学校好考;上了中医专业的,要学大量西医、英语等,真正用在中医学业时间不足一半;毕业后从事中医门诊的,为了给医院和个人争取更多经济利益,开的更多的是西药方。

  “传统中医的根在民间,但很多民间中医‘高人’行医处境尴尬。”多位中医界人士告诉记者,“现行的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医疗市场的过度商业化,对中医发展都很不利。”

  “典型的民间中医医生,处于无校、无庙、无照的状态。”陈其广说,这些人大多是祖传或师承的技艺,没有正规院校学历,并且大都是个人行医,没有所属的医疗机构。关键是无法获得正规执业医师资格。

  田康立告诉记者,运城市传统中医基础较好,从事中医药工作15年以上的民间人士有三四千人,执业医师法1999年施行后,这些人由于学历、机构等因素制约,无法获得执业资格,就变为了非法行医。“但这些民间中医的确为周围老百姓求医问药解决了很大问题。”

  名中医有了地位假大师就没了市场

  专家表示,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世界医学界的瑰宝,应通过提高公众中医素养、打击医疗欺诈、改进中医院校人才培养、扶持民间中医人才等多种措施,助推中医健康发展。

  “对打着中医旗号招摇撞骗、非法敛财的行为要进行整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说,目前追究机制、处罚力度明显不足,很多事件都不了了之,让假大师逍遥法外。应该采取措施,加大处罚力度,净化中医市场。

  普及中医知识、提高健康素养是提高公众鉴别力、防止上当受骗的根本途径。陈其广、曹东义等专家说,应以平常心对待中医,改变“西医看不了的病才去看中医”的医疗习惯,防止对中医的期望值过高,结果造成失望过多,加重对中医的误解。

  “名中医有了地位,假大师就没了市场。”曹东义认为,各地应加大对当地权威中医人才的宣传推广力度,让名中医走上前台,被公众熟知;同时,要甄别、扶持那些确有技艺、规矩行医的民间中医人士,给他们以应有的尊重,纳入正常管理渠道。

  田康立说,当前,中医类别师承人员和确有专长的民间中医人才参加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门槛很高,程序繁琐,导致很多人无法参加全国考试。“当务之急是降低门槛,让确有才能的民间中医‘浮出水面’,摘掉‘非法行医’的帽子,造福社会”。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作者: 编辑: 陈苹苹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