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衢州新闻
变废为宝的清洁新能源 沼气发电的衢州生态之路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8-23 09:26:29

浙江开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吸污车正准备外出收集猪粪

发电机组

沼气储罐

  衢州是畜禽养殖大市,生猪年饲养量达750万头,是全省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这对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发挥了重要贡献。

  可是,以生猪为主的畜禽排泄物,给衢州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畜禽排泄物放错地方是污染,放对地方是个宝,关键在于如何利用。”而今,衢州已探索出一条把畜禽排泄物用于沼气发电的能源循环再利用之路。

  那么,现在我市的沼气发电情况到底怎样啦?连日来,记者到江山市和龙游县的几家大型养猪场进行了探访。

  从双燃料发电到纯沼气发电

  8月16日,记者来到位于江山市大桥镇陈家村的开盛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只见在养殖场的下游建了个大型的红泥覆皮厌氧池,旁边还有集粪池、沉砂池和沼气池等等,在发电机室里一台红色的机器正快速运转着。机器的轰鸣声中,负责养殖区建设的徐日宝介绍说:“这就是正在发电的沼气发电机组,现在每天发电8个小时,一小时实际发电160千瓦。”

  开盛的生态养猪场是由天蓬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创办于2010年,总投资2亿元,养殖场可容纳母猪7000多头,年可提供大约克、长白、杜洛克种猪6万头,年出栏商品猪15万头。

  人居式猪舍、节能低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休闲观光、传播文化,是该养殖场建设的六大亮点。猪舍采用国外最先进的生产设施,引进全自动喂料系统、全自动给水系统、全自动恒温系统、生物膜自动粪污处理系统等技术,打造国内一流生态种猪场。

  徐日宝说,养殖场是一边建设一边生产,现在有存栏生猪1万多头。治理养殖场污染问题,整个污水处理区块已经投入1100万元,可处理存栏2万头生猪的排泄物,排泄物经高效处理后,生产固态、液态有机肥,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废水回收冲洗猪舍或灌溉果园。今年2月份,公司购置了200千瓦的沼气发电机组一台,利用沼气发电,供本场内生活照明、供热等。

  而在以前,“天蓬”公司曾经利用“沼气—柴油”进行双燃料发电。2004年,“天蓬”公司利用猪尿产生沼气,然后将沼气引来,与柴油一起输入发电机发电。2004年5月21日,“天蓬”公司利用双燃料发电首发成功。在这之前,“天蓬”曾尝试用沼气做饭,很成功。接着他们试着用沼气烧锅炉,“天蓬”的锅炉大,沼气只能提供约四分之一的能量。最后他们想到发电。考虑到沼气的产量受气温的影响较大(气温越高产气越多,反之就越少),不够稳定,所以他们决定试用沼气和柴油双燃料发电。在浙江省和江山市有关专家的指导下,50千瓦“沼气·柴油”双燃料发电机组成功运行发电。经测试,发电机组可节约75%的柴油,日节约成本412元。

  “现在是更先进了,这台纯沼气发电机,不需要添加柴油动力就能发电。”徐日宝说。现在,养殖场利用沼气发电的流程是这样的:生猪排泄物先流到集粪池经过固液分离,进入厌氧发酵,再进行气水分离,产出沼气;再进行脱硫净化,然后让沼气储存在储气袋里,再输送到发电机发电。目前,由于养殖场的储气量的容积只有300立方米,因此一天能发1200多千瓦时的电,养殖场一天节省用电成本700多元。他说,下一步,还要添加一些储气袋扩大储气量的容积,再增加一个纯沼气发电机组,发更多的电。

  每年节约开支5万元

  早在2009年,江山市家得利生猪综合养殖场就利用纯沼气发电了。

  “这几天没有发电,主要是机器已超过保修期,需要检修。”江山市家得利养殖场负责生猪养殖的宋云告诉记者:“修一修,这台机器还是能发电的,只是动力性能差了。”

  江山市家得利生猪综合养殖场建于2000年,是安徽人宋兵在江山市石门镇投资兴建的。这天,宋兵回老家安徽了,他的哥哥宋云向记者介绍了沼气发电的情况。

  宋云说,当年他们在山上搭建了26幢猪舍养猪,年出栏生猪1万头左右。2009年,为了处理养猪的污染问题,根据该场自然条件,采用“能源——生态”模式,用两个处理系统处理养殖污染物和污水。养殖场建成了厌氧发酵池600立方米,还有氧化塘、储液池、沉淀池等其它配套设施1500立方米,并且购了一台45千瓦的纯沼气发电机,安装完成沼气发电系统一套。当年,该养殖场的纯沼气发电技术是首次在江山市应用。

  “当时,我们建了一个100立方米的储气罐,每天发电六七个小时。”宋云说,那几年,猪舍里的冷风机和加温设备的用电、水泵抽污水的用电以及养殖场的照明全靠沼气发电。而在养殖场的大型沼气综合利用工程项目建成后,不仅使存栏3500头生猪的猪场排泄物实现达标排放,还年处理污水5.4万吨,年产沼气9万立方米、沼气发电5万千瓦时,年节约开支5万元。

  “只是,由于这台发电机已经超过了3年的保修期,动力不足,养殖场已经不大用它了。”宋云表示,等条件成熟,养殖场计划再重新启动沼气发电。

  随行的江山市农村能源技术推广站站长郑根生分析说,目前利用沼气发电的前景不错,虽然当下江山市的沼气发电只是一些生猪养殖场在处理污染源时,所产生的一个副产品。但是,规模大的养殖场还可利用沼气进行并网发电,增加经济效益。眼下,许多养殖场的沼气是白白浪费了,相当可惜。如果,他们能利用沼气发电变废为宝,既能节约养殖场的用电成本,并网发电后,在夏天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缓解电力紧缺局面起到了推动作用。

  沼气并网发电的龙游样本

  早听说,龙游有一家大型生猪养殖场利用沼气发电,还并入国家电网,赚了不少生态钱。

  8月19日,记者来到位于十里丰监狱附近的浙江开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经过一片茶园,便是“开启”公司董事长朱有标新建的沼气发电站,只见里面建了几座大型的厌氧消化罐和球形的沼气贮柜,还有固液分离室等。

  发电站的发电机房建在地势较低的地方,并排的是猪粪收集处。“每天,8辆吸污车外出收集猪粪,这车辆是密闭的,30来万元一辆。”朱有标相告,猪粪尿经全密闭的吸污车运进来后,泵入匀浆池,再经过1万立方米的厌氧消化罐二级厌氧发酵后,产生沼气。沼气经过水气分离,脱去含硫气体,经圆球形的沼气储罐贮气和稳压后,继而在发电机组中转化为电能,进入周边的电网。

  1964年出生的朱有标是龙游县詹家镇詹家村人。养猪之前,他办过乡镇企业,经营过龙游磷肥厂。“我是因为磷肥厂关停了,这才在2004年投资农业的。”当年,他看中了养猪行当,到小南海镇龙丰村办起了种猪场,但是前些年的猪粪却成了令人头疼的难题。

  “不把猪粪的问题处理好,养猪场就办不下去。”朱有标的养殖场存栏生猪2万头,每年要出栏4万头的种猪和饲料猪。朱有标说,第一年猪粪还蛮吃香,周边的农户买去用于养鱼、种蔬菜。可是,越到后头,猪粪渐渐变得没人要了。“2005年,养殖场的猪粪能卖2万元钱,2006年变成只卖1万元,到了2007年猪粪就是免费送人都没人要。”朱有标回忆说,有一次县城里几个朋友在乡下弄了块地种菜,向他要点肥料,他让司机开着拖拉机送去。由于运输途中,猪粪臭气冲天,不仅路上的人都在骂,连交警都拦了几次车,司机怕得再也不敢拉猪粪了。

  “养猪场和磷肥厂一样,也要处理好排污的问题。”2008年,朱有标在养猪场里建起了一座3000立方米的大型沼气池,用猪粪发酵沼气,供内部职工烧饭、烧水,既节省了用电量,又减轻了污染。但是沼气发酵剩下的沼液仍然有污染,而且猪场里2万多头猪“生产”的沼气用不完,只能白白放掉。

  2009年,朱有标决心上马沼气发电项目。该项目一期投资4000万元,每年可处理20万头生猪养殖产生的17万吨粪便污水,装机2兆瓦,年发电量1500万千瓦时。发酵剩下的沼液沼渣可以生产液态和固态有机肥,发电余热还可以用来烧锅炉。

  可是,沼气发电项目的投资资金怎么解决?朱有标想到了借洋财。在动工之初,这个项目就成功申请到了世界银行的全球环境基金68万美元。获得扶持资格后,他设计了一整套方案:沼气用来发电,沼液回用发酵,沼渣用于生产高效有机肥。这样一来,废弃物全部能变成“宝贝”。于是朱有标立马投资4000多万元,在养猪场附近建起了发电站。

  2010年,企业的一期工程1兆瓦发电站建成试运行,2011年8月,开始正式并网发电。朱有标说,沼气发出来的电直接并网卖给国家电网,价格是7毛5一千瓦时。但是,即使算上政府补贴,还是亏本的。

  为什么会亏本?他回答说:“关键是现在的沼气发电不能实现全天候发电,只能停停开开,一天大约发1.5万千瓦时的电,缺的是发电的原料——猪粪。”朱有标的发电设备是进口的,一台发电机需400万元,按正常运转一小时能发1000千瓦时电,一天24小时满负荷发电就是2.4万千瓦时电。朱有标说,这好比是他购了一辆奔驰车,现在却当拖拉机来使用。

  在沼气发电后,那些发酵剩下的沼液沼渣,用来生产液态和固态有机肥,养殖场一年能生产液态有机肥2万吨、固态有机肥1万吨。朱有标说,“这方面的效益正好可以弥补发电的亏损。”

  如今,沼气发电站的二期工程就要开建了,建成之后这个沼气发电站生态效益巨大,每年可消化龙游县内的60万头生猪的排泄物,可年产沼气160万立方米,年发电量1600万千瓦时,年产有机肥10万吨,节约能源5500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1万吨。

  对此,我市农业部门人士分析说,沼气发电这个项目确实具备了经济和社会的双重效益,不仅能有效破解生态环境对畜牧业发展的制约难题,形成了科学有效的生态循环产业链,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还有效解决了生猪的污染问题,保护了生态环境,并且缓解了该地区日趋严峻的电力紧张局面,对促进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等具有重大意义。

来源: 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 作者: 记者 胡宗仁 通讯员 蓝正伟 邓飞 余静轲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