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医疗健康 > 健康热点
酱油吃多了皮肤黑?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8-23 08:37:55

  酱油,黑褐色,有独特酱香,滋味鲜美,为中国传统的调味佳品。其性味寒咸,有除热解毒、促进食欲之功效。若因“变黑”传言而避之益处,得不偿失。

  所谓,柴、米、油、盐、酱、醋、茶,自古为生活之不可或缺之物。其中,酱油,滋味鲜美益食欲,为不少乡亲们钟爱之调味品。然,民间一直有说法曰:酱油吃多了皮肤黑。这又让乡亲们是“又爱又恨”,寡人亦深受之苦恼! 

   健康纠结:

  寡人,典型的“重口”爱好者,无辣不欢。然,自打来了这南国羊城,为了不“惹火上身”,不得不悠着点“辣”,便常常以“超级无敌量”的酱油“满足”着舌尖味蕾的重口嗜好。另,寡人天生肤黑,这乡亲们都知道。然,与以前相比,寡人鲜与紫外线“打交道”,亦施以诸多美白之方,为何不见白反而更黑呢?豆zi妹吧嗒着嘴,指着寡人的“酱油大餐”说:“问题出在这儿!”这神马逻辑!因为酱油黑,所以“近酱者黑”?!那,以此逻辑,岂不是多喝点牛奶就能“漂”白皮肤了?不过,民间确实流传着“酱油吃多了皮肤会变黑”的说法,寡人亦开始将信将疑…… 

   皮肤黑不黑黑色素影响大

  医学研究发现,人体肤色除种族遗传因素外,主要由黑色素的多少决定。其中,有许多因素都能导致黑色素的沉着,如阳光、紫外线的照射,女性生理期间分泌的雌激素、孕激素等都能促进黑色素的合成。

  另外,常吃某些感光食物,如芹菜、芒果等,经过日光照射也易产生斑点或脸色发黄。 

   “吃黑变黑”不靠谱!

  酱油,黑褐色,有独特酱香,滋味鲜美,为中国传统的调味佳品。其性味寒咸,有除热解毒、促进食欲之功效。若因“变黑”传言而避之益处,得不偿失。

  而“酱油让人变黑”之说,与其色泽有莫大关系。民间常言“吃什么补什么”、“以形补形”,SO,黑褐色的酱油难免让不少乡亲们担心“近酱者黑”。按此推论,岂不是常吃白糖、牛奶能“染”白皮肤,若如此,恐怕世上可以没有黑皮肤者了,此说法显然不对。

  而实际上,目前也并没有证据表明酱油吃多会让皮肤变黑,而关于“以形补形”之说,不少专家们则建议乡亲们别盲从,最好能一个个仔细辨别。[专题:以形补形行不行?] 

   探析酱油本身不会致肤黑!

  另外,目前,市场上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出厂的酱油,都以大豆、小麦等为原料发酵制成,和其他食物一样,食用后会转化成氨基酸、碳水化合物、无机盐、水等能被人体吸收的物质,并不具备增加光敏感的功能,也不合成激素。

  而酱油中的色素物质亦不会直接转移到皮肤中,对黑色素细胞的合成并不起作用。相反,做菜时舍弃酱油,却会让许多美味佳肴变得索然无味。 

   注意!有些东西吃了确会变黑

  虽然,吃酱油不会让皮肤变黑,然,有些东西“吃”了确实会“染”黑皮肤。

  人体内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包括有机物、重金属等过度都会导致皮肤变黑。譬如,砷中毒,即常说的“砒霜”中毒而死的人皮肤表面往往呈脱水状,化学物质砷在人体内含量过多造成皮肤、嘴唇、指甲呈现青紫色。

  女性月经期间分泌的激素,如雌激素、孕激素等也能促进黑色素合成。如果人吃多了极易感光的食物如芹菜、芒果等,经日光照射易产生斑点或脸色发黄。

  不少药物也能改变正常肤色,如服用奎宁者约10%的病人面部出现蓝色色素斑。反复使用含汞软膏,也可在病患处留下棕色色素等。

  某些食物也是皮肤黑变的祸根,富含铜、铁、锌等金属元素的食物有此弊端。这是因为这些金属元素可直接或间接地增加与黑色素生成有关的酪氨、酪氨酸酶以及多巴胺酉昆等物质的数量与活性。这些食物主要有动物肝、动物肾、牡蛎、虾、蟹、豆类、核桃、黑芝麻、葡萄干等。 

  纠结的结果:

  若因酱油色黑,所以“近酱者黑”?那,以此逻辑,岂不是多喝点牛奶就能“漂”白皮肤了?寡人之质疑不无道理,而关于反驳“吃酱油会变黑”说法之科学论证亦是比比皆是,SO,乡亲们也要理性对待传言,别被其左右而失其益处!

  对于防止变黑之方法,亦要选对方式和坚持实践,诸如多吃富含褪黑素、维他命E的食物,如白菜、洋葱、西红柿等;譬如保证充足的睡眠,多喝水、不抽烟、不喝酒,都是防止皮肤变黑的有效方法。

 

来源: 39健康网 作者: 妮子 编辑: 黄鑫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