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医疗健康 > 医疗健康新闻
感染了炭疽的家禽进杭?假的!杭州农业局第三次辟谣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3-18 14:48:28
    “紧急通知:刚刚中央二套电视新闻已播出,暂时别吃牛肉、猪肉、鸡肉、鸭肉等肉制品,因辽宁到杭州5570头家禽感染了炭疽杆菌。杭州刚开完紧急会议。请尽量多通知亲朋好友!收到请转!越快转越好!”

  想必在昨天,不少市民或从短信或从微博,甚至微信中,收到过这条消息了吧?

  也许有不少人收到后都是信以为真,感叹一句“现在吃什么都不放心”,便默默转发给亲朋好友,提醒更多人注意。

  虽然,提醒是出于好意,可是,若提醒的内容是无根无据的谣言,那就未免好心办坏事了。

  是的,记者昨天向杭州市农业局求证,工作人员表示这压根是子虚乌有之事。甚至,工作人员还显得有些无奈,因为这条谣言,已经是今年第3次被翻出了。

  央视二套

   从未有过此类报道

  事实上,这个消息在上个月曾出现过,本报就曾辟过谣。在网络上再向前追溯,早在今年4月,同样的消息就已经出现。可以看到,每一次类似消息出现时,内容一模一样,甚至一字不差,包括感染炭疽杆菌的家禽数量。

  记者搜索发现,这样的消息,最早出现是在去年8月份。当时,江苏、辽宁确实相继出现皮肤炭疽病例,卫生部曾为此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卫生部发言人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初步判断,江苏辽宁两地皮肤炭疽疫情属于独立事件。

  随后数月,关于炭疽的假消息开始传播。此时,辽宁成了谣言中的“病源”,而杭州、苏州、海口等城市数次成为炭疽的“旅游目的地”。

  被堂而皇之用来增加消息可靠性的中央二套也同样郁闷,央视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央视从未有过辽宁感染炭疽杆菌的肉制品流入其他城市的报道,反倒是在去年像《平安365》等栏目里,播出过《炭疽病莫惊慌》这样的科普节目。

  昨天因这则谣言躺着中枪的

   还有苏州

  其实不止杭州,昨天有幸被这则谣言同时“点名”的,还有苏州。

  “紧急通知:刚刚电视新闻已播出,暂时别吃牛肉或牛肉制品,包括牛肉面,因辽宁到苏州570头牛感染了炭疽杆菌。苏州刚开完紧急会议。请尽量多通知亲朋好友!收到请转!”

  两个假消息,除了地名和感染源(牛和家禽),就数字少了一个“5”。但在怀揣好意的网友的转发提示下,两条消息传播得可不慢,甚至很快就有网友进一步添加了“温馨提示”——

  苏州网友“伊娃姐姐Tiger妈妈”着急地提醒:“最近超市里的牛肉别买……感染了碳疽(炭疽)杆菌,吃了会全身溃烂的。”杭州网友“未来Deus”则稍微做了科普:“炭疽杆菌已从东北杀入南方,直接进入杭州地区,此病毒可以存活20到30年,喜欢氧气和恒温,110度开水灭活(病菌)要一小时……”

  浙江省从1949年起

   就没有出现过一例炭疽患者

  省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浙江省从1949年起就没有出现过一例炭疽病患者。全国每年的炭疽病例报告人数为300~600例,主要是通过接触不明原因死亡的牛羊而导致感染,患者主要集中在畜牧业发达地区,病例也在逐年减少。

  对于畜牧业并不发达的浙江人说,若不是臭名昭著的731部队曾在中国用炭疽杆菌进行实验,若不是911后恐怖分子曾将炭疽作为生物武器,炭疽这个陌生的词语,怕还不是这么如雷贯耳。

  事实上,相比于新兴的禽流感,炭疽这种古老的疾病,并非难以治愈,特别是在抗生素出现之后。像最常见的皮肤炭疽,除非病情已经进入晚期,出现全身出血症候,一般病情只需使用抗生素,并做简单的创面处理即可。只要早发现、早诊治,治愈率很高,一般不留后遗症。

  据卫生部疫情信息报告,全国法定传染病发病、死亡统计表的数据显示,2011年炭疽发病病例为309例,死亡3例,2010年发病289例,死亡6例,2009年351例,死亡3例。

  皮肤炭疽传染家禽

   其实非常罕见

  皮肤炭疽传染病属于人畜共患病,传染源主要为患病的食草动物,如牛、马等,传染家禽的情况非常罕见。也因此,中国的炭疽病患者主要集中在畜牧发达地区。

  虽然炭疽极少在家禽中传播的特性,让人们不用为谣言中5570头感染炭疽的家禽紧张。不过,如果吃到带有炭疽的肉食品,的确会感染炭疽,对于外来的牛肉,是否依旧需要我们谨慎对待?

  来自杭州市农业局的消息称,目前杭州人吃的牛肉,国内牛肉以山东、内蒙古等产地较多,进口牛肉主要来自西班牙、荷兰、巴西等国家。

  而且,杭州对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有一套严格的监管模式,只要是在菜场或超市等正规渠道购买的牛肉,基本都是安全的。

  疾控专家表示,如果大家实在不放心,就尽量不吃没有烧熟的牛肉。

  关注食品安全

   因恐惧和不了解而默默转发

  放下因谣言带来的紧张心情后,是否你也会反思:假消息再三被翻出,这是出于什么心态?

  杭州市疾控中心主任、浙江心理学会理事长赵国秋认为,大家对饮食健康是相当关注的,当听说自己天天接触的食物有可能会感染病毒时,肯定是很害怕很恐惧的。而这种恐惧的心理,一方面是对“炭疽病”不了解,另一方面是当下食品安全事件多发,严重打击了原有的信任感。

  “人的心理恐惧大部分来自对事物无知和不确定感,网民们不一定对这个炭疽病有多了解,当看到像模像样的版本出现时,大家就会去关注、传播,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今年以来,我们已经面对了H7N9、新型冠状病毒等多种新型病毒,在这样的背景下,种种心理发挥作用,大家都会以为真的再次出现了新情况。这是很明显的从众心理。”

  而从社会学角度来说,网络虽然是虚拟社会,但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密不可分,直接关系现实社会的和谐稳定。网络谣言把谎言包装成“事实”,将猜测翻转成“存在”,在网上扰乱人心。如果任其横行,将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危害社会诚信。

  网络传谣要负法律责任

   今年有人因此被行政拘留

  昨天,记者也就此事咨询了杭州一墨律师事务所主任黄律师。对于网络谣言传播,他们有相对丰富的经验。

  黄律师说,在法律上来说,网站对网络传播有监管作用,一旦明确传播主体,而主观意图也知道传播内容是不实,传播结果引起了社会危险、情节严重,这样的传播行为,传播者就应该负相应的法律责任。

 

来源: 浙江在线健康网 作者: 编辑: 黄鑫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