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报道,经过3天紧张、激烈的评审,8月18日晚,2013两岸建筑新人奖终于揭晓。台湾成功大学建筑学系张益修的设计作品获得首奖,大陆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叶启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王古恬、闵嘉剑,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冯晴、杨璐,台湾东海大学建筑学系萧玮佑,逢甲大学建筑学系林玫君获得优胜奖。获奖的6个设计作品,用创新语言,对现代生活模式、小区居住环境、城市生活以及城市规划等提出了独特见解与主张。
16日,由两岸专家学者共同发起的“两岸建筑新人奖暨城市发展策略与方法研讨会”在台北登场,来自两岸各9所院校的建筑设计新秀在台北竞技,绘制城镇化发展、理想居住环境的“安居”蓝图。活动主办方之一的台湾皇延创新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孝宇在会上表示,“安己居,乐己业”才能有平衡和谐的生活。两岸在思考城市发展策略时,共同面对着城市发展、都市更新与当地人文结合的问题。期待这次专业竞赛及研讨会,能为大陆的城镇化建设提供具体经验。
按照评审规定,参赛的每所院校各推荐1至3名大学应届毕业生,以其毕业设计作品参赛。竞赛分为初审、复审两阶段,初审由两岸建筑系所推派专家学者,及两位两岸专家外评作为评委,选出12个作品进入复审。复审则由两岸参赛学生互评,最终选出6个得奖作品。这是两岸首次多所院校建筑专业的交流。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王古恬、闵嘉剑此次的获奖作品是首钢工业遗址改造。她们设计的作品以“渗透”的理念,把厂房改建为包括演艺、居住、餐厅、商场等在内的城市综合体,为北京西区增加一个休闲娱乐去处。同样来自清华大学的孙梦诗的作品也围绕首钢遗址改造。孙梦诗说,通过展出的作品看两岸风格不太一样,台湾的建筑设计偏重人文思考,而大陆更重视深入技术层面,可以相互借鉴。
获得首奖的台湾成功大学建筑系的张益修,他的设计作品主题化腐朽为神奇,通过对台南市垃圾焚化厂与掩埋场的技术改造和总体设计,找到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答案。台湾东海大学萧玮佑关注的是台南市将军区沿海地带未来的发展,近些年来,台湾西部沿海出现的地层下陷、海水倒灌、海岸线退缩、土壤盐碱化问题,危及民众的生活与生产,因此,重新思考沿海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变成一个重要且迫切的问题。
此次活动期间,两岸和海外的学者还围绕城镇化的经验与借鉴、永续都市与都市空间发展、古迹保存与都市更新等议题展开讨论。台湾都市计划学会理事长彭光辉表示,台湾面临都市再生难题,大陆正推进城镇化建设,两岸都面临机遇与挑战。就土地规划而言,首先要应对气候变迁、人为破坏造成的灾害频仍、资源匮乏。其次要谨慎处理大型工农业开发区的规划,推动乡镇零星工农业开发区的转型。再次,科技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改变生活形态、产业结构、环境发展,如何用新的思维、策略与方法,打造创意、友善、智慧、生态的城乡环境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