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两个月,什么医院最忙?那一定是儿童医院。儿童医院什么科室最忙?泌尿外科肯定算一个。
前几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统计了七月的门诊住院量:普通门诊加专家门诊,门诊量突破10000人次,而平时一个月差不多5000人次;住院病人大约350人次,平时则是200人次。暑假以来,浙医儿院泌尿外科的门诊住院量几乎是平时的两倍。
浙医儿院泌尿外科主任徐珊说,科室主要治疗儿童泌尿、生殖系统方面的疾病,住院的小孩大多是来看尿道下裂的。
尿道下裂基本都发生在男孩身上,通俗地说就是,男孩尿道的开口没有在生殖器顶端,严重的连阴囊都分成两半,许多患儿没办法像正常孩子一样站着尿尿。
医学界认为,男孩尿道下裂可能与环境污染有关,母亲怀孕时接触过多的雌激素,比如,怀孕期间不正确的服药、新房装修时接触有机化学制剂、接触农药、杀虫剂及含有雌激素的化妆品、食品中的塑化剂等,都有可能引起胎儿外生殖器发育畸形——母亲怀孕时接触了过多的雌激素,导致雄性激素分泌不足。男孩子在母体内,尿道远端要形成时,因雄性激素分泌不足,尿道远端不能很好地发育,引起尿道开裂。有尿道下裂的孩子,往往也会阴茎、睾丸偏小。
许多尿道下裂患儿
母亲怀孕时吃过保胎药
浙医儿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陈光杰的门诊中经常有尿道下裂的孩子,不少孩子爸妈说怀孕时曾吃过保胎药。
叶女士21岁时结婚,老公大她8岁。但结婚8年后,她的肚子才有反应,夫妻俩高兴得不得了,把肚子里的孩子当成宝贝一样,凡是有利于孩子的东西都拿过来试试,身体一有变化就紧张得要命。
怀孕头两个月,叶女士有点见红,吓坏了,赶紧去医院。医生检查后说,没什么问题,注意休息就行。
叶女士觉得不保险,万一孩子保不住了呢?不能发生这万分之一的事。医师不给她开保胎药,她到处托关系,弄来了好几种“保胎药”,中药、西药、土方,轮换着吃。
叶女士有惊无险地等到生产。接生医生说是个男孩,叶女士很高兴。医生又说,小鸡鸡有点问题,尿道下裂,叶女士顿时在产床上哭昏过去……
孩子半周岁时,夫妇俩带儿子来看陈光杰医师的门诊。陈医师分析,孩子的病和妈妈怀孕时乱吃保胎药有关。
很多保胎药,特别是未经卫生部门鉴定的“土方”,含有许多雌、孕激素成分,过多摄入造成胎儿处于较高的雌激素环境中,干扰胎儿,特别是男孩的生殖系统发育,易造成外生殖器畸形。
医生开出保胎药里面就有黄体酮等雌激素,使用了这些会影响孩子的生殖系统发育吗?
陈医师说,现在很多孕妇因为怀孕年龄、环境、工作压力等因素,出现先兆流产的比例越来越高。这时候,医生也需要开保胎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如果不补充激素,可能孩子都保不住。但保胎药里面就有黄体酮等雌激素,对胎儿肯定有干扰。所以陈医师提醒,要想生孩子的家庭,一定要尽早生。
“也不是使用雌激素保胎的孩子,小鸡鸡就一定畸形。小鸡鸡是否正常,跟基因也有关系。有些胎儿,即使母亲补充再多的雌激素,他也是正常的。但有些胎儿,母亲稍稍补充一点激素,他就会有问题。”
怀孕时母亲接触太多化妆品
也会导致孩子尿道下裂
陈光杰医师的门诊中,还有些特殊职业的父母,生出了尿道下裂的孩子。
有位化妆师,怀孕后,因为生意忙,一直坚持上班,每天为准新娘做发型、化妆,每天接触发胶、摩丝、粉饼、眼影,其间会把化妆品搽在自己手上帮客人上妆。
这样坚持了七八个月,今年,她产下一个男婴,也是尿道下裂。
陈医师说,许多化妆品里含有雌激素,很可能是这些化妆品影响了孩子的生殖系统发育。
除了化妆师,油漆厂的工人、经常接触农药的农民,也时常碰到含有雌激素的物品,他们的孩子尿道下裂的可能性也会大一些。
陈医师说,从目前的门诊情况来看,生殖畸形的孩子数量正在增加,这可能和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环境雌激素有关,这种环境雌激素有70多种,主要在二恶英类物质和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里面,我们经常接触的有水银、汞、塑料添加剂、苯乙烯、氟利昂、石棉等。
尿道下裂最佳治疗时间
是在出生后6到18个月
尿道下裂是新生儿的先天性畸形,发病率有3/1000-4.8/1000。这个不是什么难治的病,只要爸妈足够重视,发现问题及时治疗,治愈的机会在八成以上,大部分孩子做完手术之后可以像正常人那样生活,结婚生孩子都没有问题。
“尿道下裂手术的最佳时间是出生后6-18个月,错过这个时间点,可能就会影响孩子将来的发育和心理健康了。”徐珊主任说。
还有,尿道下裂往往合并有其他先天畸形,如隐睾、腹股沟斜疝、肾积水、前列腺囊、先天性心脏病等,重度尿道下裂往往合并有阴茎阴囊转位、阴茎扭转、小阴茎等,这些病症都要及早治疗。
小孩子
越少接触塑料越好
出生后的小孩,也越少接触环境雌激素越好。特别是对于女孩,过多接触环境雌激素会导致性早熟。
防止孩子接触过多的环境雌激素,医生有一些建议:尽量少买塑料玩具;不要用塑料碗;不要用双酚A奶瓶,最好用玻璃的;多吃糙米、荞麦、菠菜、萝卜、小米和茶叶等有助于将环境激素从体内排出的食物。
“我的女儿,我尽量不让她用塑料制品,从小到大的奶瓶、筷子、勺子,千方百计找来其他材质的东西。”徐珊主任说,“塑料制品无处不在,有的时候不用它还真的不方便,只能尽量少用了。周围存在各种各样的塑料制品,不知道哪些塑料含有塑化剂。从医学角度讲,塑化剂就是一种和雌激素相同的环境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