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干旱炙烤产粮大省 河南受灾面积已逾1200万亩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8-22 08:21:12

  从6月始,河南全省受干旱所带来的影响日趋严重。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称,目前该省受旱面积已达1278万亩,其中严重干旱255万亩,干枯33万亩。

  据记者采访了解,河南遭遇干旱,除了天灾,很重要原因是水利设施年久失效影响抗旱,无论是水库还是机井的灌溉作用均已不如从前。

  有当地人士告诉记者,原本农民可以依靠机井灌溉,但现在有些机井都没水了,打口机井要几万块钱,农民抗旱的积极性因此下降。

  昨日(8月21日),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对记者表示,今年我国部分地区出现旱情,从全国范围内看还不太严重,但这些地区会出现粮食减产,对局部地区粮价造成影响,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地区。

  旱情影响面积甚广/

  来自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20日的消息称,“目前河南受旱面积已达1278万亩,主要分布在信阳、南阳、洛阳、许昌、平顶山和郑州等地,旱情较严重的地区大多数是山岗地或者沙土地,本身的灌溉条件不充分”。

  自6月以来,河南平均降雨量比往年同期偏少37%,为2001年以来最少年份。目前,河南省秋粮作物已进入灌浆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持续高温干旱将导致土壤失墒加快,影响玉米、水稻正常灌浆。

  南阳唐河县是这次河南旱情较为严重的县。当地村民表示,由于庄稼处于灌浆期,水稻、玉米因干旱已干扁,即使现在有水浇灌产量也会大幅下降。社旗县的一位村民称,由于干旱,不仅农作物面临减产,人畜都吃水都非常困难,多地出现农民排队取水的景象。

  这次旱情影响甚广还有水利设施未发挥作用的原因,多地农民表示,“水渠干涸,而作为‘救命稻草’的机井也不管用”。

  南阳新野县歪子镇一位董姓村民告诉记者,大家天天在地里用井水通宵浇水,导致地下水位严重下降,现在很多地方机井都提水困难,全县不少农民都吃水困难。他还提到,上游的鸭河口水库不放水也加剧了旱情。

  公开资料显示,鸭河口水库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城区以北40公里,水库控制流域面积3030平方公里,水库最大水面面积110平方公里,常年保持在50平方公里左右。

  不过,昨日记者向鸭河口水库管理局求证,该管理局有关负责人称,最近水库一直在放水,发电站的发电机组运转也在放水。他也提到,“水的流量就那么多,至于农民反映放不到水那也没办法”。

  水利设施接近瘫痪/

  8月15日,南阳市政府召开抗旱专题工作会,要求各部门充分认识旱情的严重性和抗旱工作的紧迫性,其中措施之一便是新建和维修各类抗旱水源工程,最大限度地发挥灌溉效益。而信阳抗旱工作会议也提到加强以新打和维修机电井、整修机电灌站、坑塘改造为重点的小型抗旱应急工程建设。

  南阳市内乡县原人大代表曲向义(化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原来的水利设施相当好,现在水库要么干涸,要么已承包给个人。现在突然遭遇干旱,那些通往农田的灌溉水渠大多已经失修,难发挥灌溉作用,“别说灌溉农田,就是水渠边的树都渴死了”。

  李国祥表示,目前水利设施整体投入不足,使用及管理机制不完善。有的地方投资缺乏主体,让农民投资没有能力,而农村一事一议的开展难度又较大,“有些申请政府项目,做了水利设施,但是管护运营还需要成本,另外有些对粮食生产不是很重要的地方要申请到国家项目也很难”。

  目前,河南省政府已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行动,积极应对高温干旱天气、切实抓好秋粮生产。

  李国祥说,干旱对局部地区的影响比较明显,会出现减产,但对全国粮食产量而言现在不是很确定,中国地域广,有些地方减少有些增产。“今年出现干旱的地区,在全国范围来看还不太严重,但对这些受灾地区而言,粮食减产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会存在拉高粮价的影响”。

  虽然河南防汛抗旱指挥部表示,目前旱情对河南粮食生产未造成太大影响。但据气象部门预报,近段时间高温天气还会继续,这或许会导致旱情进一步加剧。

  河南是我国粮食主产区,承担了全国近十分之一的粮食产量。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干旱的持续,不排除进一步影响我国总体粮食产量。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 记者 金微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