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曝光投诉台
网店月销过万号称纯天然的"植物染发剂"其实有毒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8-21 09:43:04

  记者发现,网店月销过万盒的植物染发剂,主要成分海娜曾被卫生部明令禁止

  网友“@Lily的水瓶”@浙江微博医生:有皮肤科医生说我国禁用海娜粉染发,赶快别用!但家里的长辈都很喜欢用海娜粉染发,毕竟是植物性的,家人都是高过敏体质,用不了外面的化学染发剂,次次皮试都过敏,就海娜粉用了没事,不知道海娜有什么问题禁用,怎么回事?

  这条提醒植物染发剂有毒的微博,很快被转发了770次,评论也很激烈,很多人为家中父母担心,想向专家探究“植物染发剂到底靠不靠谱?”

  昨日记者查阅了相关文献,并向杭州一些医院的皮肤科专家采访求证,发现这种被中老年人广泛使用的植物染发剂真的有毒,如果孕妇使用了还可能导致流产。

  植物染发剂有多火

  一网店月销1.7万盒

  微博中说到,植物染发剂有毒,是因为其中含有海娜粉。

  什么是海娜粉?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教授朱学骏说:“海娜粉是来自植物海娜(Henna)的提取物,该植物又名指甲花,散沫花。毒理学研究表明该植物提取物有致突变作用,有安全隐患。”

  记者搜索了网上卖得火的植物染发剂,其主要成分都是海娜粉。某购物网站上有9908条相关产品信息,销量最多的一家店,30天内销售了1.7万余件(盒),可见销售的火爆程度。

  之所以受追棒,记者发现是因为植物染发剂“纯天然植物提取,无刺激”的宣传特别吸引人。有的店铺页面里还会放一段视频,以证明这种染发剂甚至可以吃下去——一位中年女性用鸡蛋、红酒、橄榄油、咖啡伴侣,外加灰绿色粉末搅拌在一起,一边放进嘴里吃,一边用来染发。灰绿色粉末就是海娜粉。

  普遍使用的植物染发剂如今出现有毒一说,引来无数网友忧心忡忡:

  @雨禾66:我一直在用,年纪轻轻头发快白完了,怎么办呢?

  @-飘渺峰客-:很多人都在用,急需科普。

  @郑Nina:我在不知道怀孕的情况下用了海娜粉染发,当时孕三周左右,请问对胎儿有影响么?

  @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暖:我家也是这样,要哭了,父母奶奶都用了好多年,都说很好很好,咋办啊?

  @艳琳-芳香生活:是不是可以理解为选择海娜粉染发=选择了高风险,可能会中毒但不是百分之百会中毒;选择了化学染发=以身试毒?

  YXK7:怎么没早看到这个,我刚用过,过敏严重,整个脑袋都肿起来了,头皮发痒,流黄水,后悔死了!宣传纯天然,放松了警惕性,好蠢!

  植物海娜长这样

  杭城专家解读:

  海娜的确可能致孕妇流产

  植物染发剂可以用来吃,是虚假的广告宣传,那么仅用于染发,其中的海娜对人体到底有多少毒性呢?

  记者分别通过临床医生、国际文献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求证。

  记者在文献库里,搜索到十几篇关于海娜毒性的研究文献。

  杭州市三医院皮肤科主任沈宏说:千万不要相信植物染发剂的纯天然性。因为单纯植物提取的染发剂,根本无法使颜色与头发达到长久‘咬合’的效果,能长期着色的染发剂中一定添加过化学成分,只是化学成分多与少的问题。沈宏主任不建议人们经常染发,除非特殊场合偶尔为之,因为据国外的研究,染发的人,得血液病、淋巴瘤的几率,比普通人高3倍左右。

  杭州市一医院皮肤科主任吴黎明也指出,包括2011年发表的《关于指甲花提取出严重毒性研究》等在内的论文表明,动物实验证明海娜可以诱导孕妇产生自发性流产,剂量大时,还会让人产生头晕,胃口差,无力,短暂失忆等症状。吴黎明说,即使是低剂量使用海娜,对孕妇仍有危险。

  专家一致提醒:欧盟“化妆品和非食品产品科学委员会”早已发出声明,海娜对骨髓有毒性,不适合作为染发剂,也不适于其他任何化妆品。

  纯植物染发剂

  我国未有一款审批成功

  那么网店热销的植物染发剂,是否经过我国有关部门审批,允许使用的呢?

  记者通过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查询,了解到的结果也是“禁用的”。

  记者查到,2007年卫生部在关于“指甲花”(海娜)不能作为染发剂使用的批复”中,明确指出海娜不能用在染发剂中。

  相关工作人员明确告诉记者,目前国内没有任何一款审批成功的完全由植物萃取的“纯植物性染发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通过的“卫妆特字号”染发剂,均为化学制剂。

  专家提醒过敏体质的人一定要谨慎使用。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再次提醒消费者,千万不要迷信纯植物染发剂。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编辑: 刘彩娟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