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实验室为研制灭蚊药养殖349代蚊子(图)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8-20 15:14:11

工作人员仔细观察药效-华商晨报华商响网记者杨大海摄

  沈阳有个实验室养了349代蚊子

  养蚊子是为研究哪种灭蚊药对抗蚊子最快捷、有效蚊子吃喝、环境都讲究

  有这样一间实验室,专门饲养蚊子,已经繁殖到349代。

  饲养这些蚊子非常讲究,不仅对室内的温度、湿度有要求,就连“饲养员”也不能使用化妆品,因为怕味道影响蚊子繁殖。

  如此精心饲养蚊子的目的是什么呢?进行药物实验,研究哪种灭蚊药对抗蚊子最快捷、有效。

  实验室饲养的是淡色库蚊,是沈阳较常见的品种

  昨日,记者走进沈阳市疾控中心自然疫源性疾病防制科的“蚊子实验室”,桌上摆放了7个装满水的搪瓷盆,里面密密麻麻地浮着不同时期的蚊子。

  自然疫源性疾病防制科科长、主任医师殷洪博告诉记者,这些实验室饲养的是淡色库蚊,是沈阳比较常见的蚊子品种之一,已经繁殖到第349代,它们的祖先要追溯到1979年实验室成立的时候,到现在一直保持“血统纯正”。养蚊子主要有三方面作用:了解昆虫繁殖规律,灭蚊、驱蚊药的药效测定,还有病毒研究,“养它们是为了用经济又高效的方式消灭它们。”

  记者了解到,蚊子的吃喝、环境温度、湿度都很讲究,饲养用水须自来水经过24小时脱氯才能使用,成蚊喝的糖水也是到正规超市买的。实验室常年保持28℃~30℃的环境,湿度达到70%。另外,蚊子对气味很敏感,工作34年的实验员王慧敏从1979年进入到实验室开始,工作期间几乎没用过化妆品,怕味道影响蚊子繁殖。

  工作人员介绍,在这样的环境下,虫卵到成蚊要经过4个阶段,12天左右。成蚊吸血后通常能存活4天,之后产卵,死去。

  5~6天的幼虫做抗药性实验效果最明显

  昨日,实验人员开始进行抗药性实验,使用5种市面上最常见的灭蚊、驱蚊药,观察幼虫、成蚊的击倒率。

  实验人员解释,幼虫实验就是加入一定浓度的药物,观察效果。针筒里做的是成蚊实验,先把蚊子放入有药物的一端,接触药物1个小时,再把蚊子转移到没有药物的一端封闭起来,每15分钟观察一次,计算每种药物的击倒时间,一般40多分钟能击倒80%。

  实验用的蚊子也有讲究。5~6天的幼虫最敏感,做抗药性实验效果最明显。

  实验用的成蚊是工作人员从牛棚、公园、居民区等监测点抓回来的。沈阳共有56个蚊子监测点位,遍布各个方向。殷洪博表示:“一旦发生疫情,我们会根据紧急程度,选择最高效、最经济的灭蚊药。”

  - 相关新闻

  十二运监测蚊、蝇等

  防止传播疾病

  十二运沈阳赛区将监测奥体中心、全运村蚊、蝇等病媒,防止传播疾病。

  昨日,记者了解到,十二运(沈阳赛区)出台了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分为奥体中心、全运村两部分,监测蚊、蝇、鼠、蟑螂等病媒生物密度。

  沈阳市疾控中心负责人介绍,全运村、奥体中心都是新建场馆,需要监测病媒生物密度、种类,开展病媒生物以及传播疾病的监测与检查。监测后,疾控中心还将进行评价,请专业人士进行全面消杀,再评价是否达到入住、比赛条件。

  监测分三次进行,每月各监测1次。全运村将进行三次监测,并进行四次全面消杀。

  监测人员需要在奥体中心、综合馆以及奥体中心、综合馆周边1公里范围监测。全运村共设6个监测点:运动员村百合苑、运动员村锦兰苑、媒体村、技术官员村、媒体村外围1000米范围缓冲区、技术官员村外围1000米范围缓冲区,每个监测点设1盏诱蚊灯进行蚊密度监测,之后统计与计算蚊子的密度指数。

  此外,鼠类、蟑螂、苍蝇也有相应的监测。

来源: 辽一网-华商晨报 作者: 记者 谭皓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